中新網(wǎng)北京3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知名國情專家、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十六日提醒說,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以來反腐敗、廉政建設的關鍵時期,應以制度建設消除腐敗滋生的土壤,防止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構成的“社會公仆”變成“國家強盜”。
胡鞍鋼當天就溫家寶“兩會”后例行記者會的答問發(fā)表評論時作上述表示。他說,在現(xiàn)實的政治經濟生活中,各級黨政干部掌握和擁有各種行政權力,為此就會出現(xiàn)兩種可能性:一是國家或黨政干部可能是“服務之手”,利用這些資源和權力為社會大眾提供公共服務,服務人民;另一是國家或黨政干部可能是“掠奪之手”,利用這些資源和權力為自己或集體謀取私利。正如溫家寶所提到,政府部門掌握了大量的行政資源和審批權力,容易滋生權錢交易、以權謀私、官商勾結的腐敗現(xiàn)象。
中國正處廉政建設關鍵時期表現(xiàn)有二:一方面腐敗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另一方面廉政制度建設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有效遏制了腐敗迅速蔓延的勢頭。最近查處和披露的陳良宇、鄭筱萸案件,就凸顯了中國政府治理腐敗的決心。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腐敗結構性根源來源于權力、信息這兩個相關的不對稱性,前者指公共權力和制約、監(jiān)督公共權力的力量的不對稱性,后者指的是由于腐敗隱秘、敏感特性而造成的腐敗者和反腐敗機構所掌握信息的不對稱性。既缺乏對公共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又缺乏對公共權力的制衡和監(jiān)督,就會造成信息和權力的不對稱情況,后一種可能性更大。
中國如何進行反腐敗工作、防止“社會公仆”變成“國家強盜”?這位國情專家稱,誠如溫家寶所言,首先還得從制度上入手。無論是反腐敗還是防腐敗,其本質是通過制度建設千方百計降低權力和信息這兩個不對稱性程度,解決信息不對稱性需要“透明革命”,解決權力不對稱性需要“監(jiān)督革命”。制度建設就是實行“透明革命”和“監(jiān)督革命”的最好途徑,進一步降低國家治理成本,不斷提高國家治理效益,擴大社會福利,解決廣大民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