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3日電 人民日報報道,從中國出發(fā)、全長7000多公里、溝通東西方文明的古代大通道——絲綢之路,1日掀開了多國聯(lián)合申報世界遺產的嶄新一頁。
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意大利等絲綢之路亞歐沿線國家的代表,2日和中國的代表一起匯聚在新疆吐魯番,參加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和國家文物局主辦的絲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國際協(xié)商會議。代表們最終將形成共同行動綱領,這標志著絲綢之路聯(lián)合申遺進入實質性準備階段。
各國代表們將展開4個方面的研討,包括:大型跨國文化路線作為新型遺產類型保護、管理和申遺的相關經驗;絲綢之路沿線相關文化遺產點的價值認定;文化線路遺產申報的工作系統(tǒng)和操作途徑;就絲綢之路申遺的時間框架、經費預算、項目實施等制定行動計劃,最終形成利益相關國家的未來共同行動綱領。
古絲綢之路東起中國古都長安(今陜西西安),西經南亞、中亞直達歐洲,全長7000多公里,在中國境內有4000多公里,開通了世界上最長的陸上經濟商貿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留下一連串璀璨奪目的文化遺產。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指出,文化線路申遺作為一種新型申遺形式,在國外已有成功先例,但在中國還是第一次。中國政府對絲綢之路申遺及沿線文物保護做了大量工作,沿線的敦煌莫高窟1981年就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早在1994年,我國就將絲綢之路中國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先后組織相關國家的專家學者分別對絲綢之路的沙漠、草原和海上線路進行了考察,并召開學術研討會,進入21世紀后又組織兩次絲綢之路沿線專業(yè)考察,形成的專業(yè)考察報告將在此次吐魯番會議上介紹。
昨天上午,吐魯番交河故城文物保護工程舉行了開工儀式。交河故城曾是中國唐朝初期管轄西域的最高機構——安西都護府所在地,約在13世紀毀于戰(zhàn)火。據(jù)了解,在國家投資4.2億多元實施的《絲綢之路新疆段重點文物搶救保護計劃》中,交河故城保護項目只是其中一項。(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