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并注明摘自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
對于內地觀眾而言,杜琪峰不像吳宇森、王家衛(wèi)或陳果那樣為人所熟悉。雖然杜琪峰來內地拍片的時間更早,他1980年就拍了《碧水寒山奪命金》;他也曾創(chuàng)下香港電影年度最高票房紀錄:1992年的《審死官》票房收入達5000多萬港元;去年和今年,他有四部影片正式在內地放映,分別是《大件事》(內地片名為《大事件》)、《大只佬》(內地片名為《大塊頭有大智慧》)、《柔道龍虎榜》和《龍鳳斗》。之前,他的《孤男寡女》(2000)和《瘦身男女》(2001)觀眾也不陌生。但是,由于沒有吳宇森那種“首位打入好萊塢的華人導演”的地位,也沒有像王家衛(wèi)那樣揚威海外,杜琪峰的經歷還是鮮為人知。
經過對電影市場的深入觀察,杜琪峰對商業(yè)電影的掌控可說是得心應手!短烊粲星椤(1990)、《審死官》、《東方三俠》(1994)等片在票房上相繼大有斬獲,之后他于1996年創(chuàng)辦銀河映象,并邀以編劇著名的韋家輝加盟。銀河映象所拍的影片與一般商業(yè)電影不同,追求有所訴求。加上輿論對銀河映象影片的重視,也幫助其在票房上有不錯的成績。影片凸顯了杜、韋的創(chuàng)作主題和風格,故而銀河映象的影片都被稱之為“杜韋組合”。
銀河映象成立時香港離回歸中國只剩一年,杜琪峰和那時一部分港人對回歸并不樂觀。香港電影在香港也分成兩派,雙方壁壘分明,水火不容。2000年之前,杜的影片幾乎都帶有強烈的宿命、灰暗和低落的情緒。杜琪峰面臨當時香港將產生或已產生的政權移交的變局,他充滿疑惑——甚至沒有信心。他那時的電影,《一個字頭的誕生》表現出生命的荒誕;《兩個只能活一個》在絕望中尋求生機;《恐怖雞》直接影射對來自內地的一切懷有強烈恐懼感;《真心英雄》是在優(yōu)雅背后對玉石俱焚的暗示;《暗花》更是彌漫著絕望的氣息;《非常突然》則顯示世事無常、人生難料的完全宿命慨嘆。
終于,在《槍火》中開始透露出“活著就有希望”的信息,對“97命題”他第一次放棄了悲情;之后《暗戰(zhàn)》游戲般的互相捉弄,已滲出不再有悲情的暗喻;而《再見阿郎》則已經化悲為喜了。
出現這樣的轉變,是因為經過兩年,杜琪峰親眼目睹當年對97的所有擔憂漸漸消退。到了新世紀,兩部《男女》(2000年《孤男寡女》和2001年《瘦身男女》)系列影片中,人們看到了完全是另一個樣子的杜琪峰。
這兩部同樣帶著暖意和歡笑的影片,真讓人們感到杜、韋組合已完全走出97陰霾。(這中間拍的《PTU》,描寫人與命運博弈的不可預測,尚帶有對97前后的宿命命題,但《PTU》的劇本創(chuàng)作于三年前)。以后,我們在內地就看到了他的《大只佬》、《大件事》、《柔道龍虎榜》和《龍鳳斗》。而在這系列影片公映前,2003年,杜琪峰已隨香港電影代表團到北京訪問。
《黑社會》的出現則是杜琪峰的又一次新的嘗試。
在這之前所出現的三集《無間道》,是江湖類型片的一次高峰;之后,又出現了《江湖》。而《黑社會》第一次對香港幫派組織作全景式描寫,并從反清復明的洪門堂起,扼要地接連到現代,無疑是一次極具野心的表現。
自《大事件》之后杜琪峰便不再與韋家輝合作,杜自己獨撐銀河映象這支大旗。韋也自立門戶。韋家輝今年年初拍了《喜馬拉雅星》,成績不令人滿意。而韋家輝離開后,杜琪峰的作品也像少了些什么似的。畢竟,兩人合作過多部影片。既然《黑社會》是杜琪峰野心之作,那么《黑》的續(xù)集是否會成為杜、韋重新合作的契機?
畢竟,人們要討論杜琪峰,總是不能少了韋家輝的。(來源:中國新聞周刊;文/列孚 香港電影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