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游局有望在五一前推出《國民休閑綱要》,據參與這個計劃制定的專家稱,該綱要主要為各地提供政策指導但不會強制執(zhí)行。專家特別介紹,所以不叫《國民旅游休閑計劃》而改稱為《國民休閑綱要》,因為去掉“旅游”后,休閑的范圍就寬多了。(3月15日《西安晚報》)
在金融危機背景下,相關部門開出“國民休閑”的藥方,主要還是看中了“休閑”的經濟價值。根據不同省市的自身定位,不少地區(qū)以“休閑”為主的旅游業(yè),更被視為刺激內需的主要手段。而若回到“休閑”的本義上,應是放松身心、愉悅精神的一種方式。只有人們有了“閑情逸致”并且剛好“囊中充!,“休閑”才成為可能。
換言之,閑情和閑錢,應該是國民休閑的充要條件。“國民休閑”要想名副其實,必須解決這兩個問題;即每個勞動者都有法定的帶薪假期,也就是要讓帶薪休假制度從紙面走向現實。以剛性的制度,保障所有群體都能安心帶薪休假,不用擔心老板“秋后算賬”;更重要的是,保證所有群體都有享受“休閑計劃”的經濟能力。
這一點至關重要?梢哉f對于大多數民眾來說,問題不是沒有時間花錢或者不肯花錢休閑,而是根本無錢休閑,無法在既定的基本日常生活開支之外,額外進行休閑消費。比如廣義上講,看電影看書也算休閑。但即使在這場金融危機前,不少市民已多年未進過電影院,因為一張電影票可抵某些家庭半月生活費。
可以想見,目前人們在對未來收入預期不明朗的情勢下,更可能緊縮消費,無心也無力休閑。從這個層面講,那些寄望于增加假期,或通過國民休閑來刺激內需的專家或官員,或許會失望。當前情況下,假期對經濟的拉動能力,實在不容高估。而且“國民休閑”等休假計劃,也沒有“刺激內需”的義務。無論休閑或休假,從根本上講只是為落實公眾休假權的要求。若欲增加人們的消費信心,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收入,提供更多增加收入的機會。只有公眾有了閑錢,才有心情和精力安排休閑計劃。
所幸“兩會”上我們得知,中央政府在民眾最為關切的就業(yè)與社保方面的投入力度,值得期待。總理希望用人心溫暖經濟,確是如此。因為如果刺激內需的政策不是以鞏固人的安全感為基礎,效果恐難深入。危局之下,振興經濟必須將心比心,燃起熱情去改善人的境況。各項著眼刺激經濟的政策,只有與民眾共享現實,其救濟效力才能直指民生疾苦,而不背離民眾感受。
回到休閑的問題上也是一樣。保障公眾休假權,才應是各項休閑休假規(guī)劃的唯一價值指歸。如何讓人們的休假權落到實處,而非口惠而實不至,考驗著執(zhí)政倫理和政策智慧。
(作者李曉亮 系媒體從業(yè)者)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