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1日電 香港《文匯報》6月11日發(fā)表評論文章《解決世界“糧食危機”的關鍵》說,世界糧價的確是需求增加拉動的,但增加的主因是發(fā)達國家的生物能源計劃以及對糧食的過度浪費,其次才是中、印等發(fā)展中國家因生活改善而增加對糧食的需求。
文章摘錄如下:
由于農作物歉收、庫存降低、需求增加、價格上升、投機活動熾熱,過去兩年糧食價格翻了一番,粟米、小麥和大米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導致非洲、拉美乃至亞洲窮國爆發(fā)示威、游行、罷工乃至騷亂,全球有一億人將面對饑荒。
為此,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日前在羅馬召開為期三天的糧食安全峰會,但無功而還。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現(xiàn)在是振興農業(yè)的歷史好時機,并警告到2030年糧食產量須增50%以上,才能應付需求。
世界人口到2030年也不會增加20%,為何糧食產量倒要增加50%呢?而且不少國家正向老齡化邁進,老年人對糧食的需求也比青少年少。對此,近月來西方國家埋怨人口最多的中國和印度。德國總理認為,是因為有三億印度人多吃一頓飯,有十億中國人開始喝牛奶;英國首相白高敦(戈登·布朗)以為,中國這一“食肉大國”是糧價飆升的罪魁禍首;美國總統(tǒng)布什又說,印度增長的糧食需求是世界糧食危機的主要原因。
這些說法都是片面的。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的統(tǒng)計,印度因宗教原因較少吃肉,中國人均年肉耗量54公斤,比過去有增加,但遠低于西歐的89公斤、加拿大100公斤、美國124公斤,美國年耗200億根熱狗。在牛奶方面,中國人均22公斤,印度90公斤,發(fā)達國家268公斤,加拿大人喝牛奶比喝水多。在糧食總消費量方面,印度人均178公斤,中國400公斤,美國是1,100公斤。雖然中、印人口較多,但人均耗量卻少。各國有不同的需求,不能強求人口大國在總消耗量向其他國家看齊。這種需求是漸進的,不可能觸發(fā)危機。
利用糧食制造生物能源倒是糧食需求的突發(fā)性原因。由于油價猛漲,不少發(fā)達國家開發(fā)生物能源。據(jù)世界銀行統(tǒng)計,每加工70公升生物能源,就要消耗一個人一年的口糧,但也只夠一輛轎車跑700公里,美國每年為制造生物燃料消耗糧食1億噸,歐洲也是,各足以滿足大概5億發(fā)展中國家人口的糧食需求。
近幾年世界并沒有全球性影響糧食產量的自然災害,局部地區(qū)雖有災害而欠收,但局部地區(qū)卻無災害而豐收,世界糧食產量大致穩(wěn)定。
由此可見,世界糧價的確是需求增加拉動的,但增加的主因是發(fā)達國家的生物能源計劃以及對糧食的過度浪費,其次才是中、印等發(fā)展中國家因生活改善而增加對糧食的需求。
然而,對產糧大國而言,增產輕而易舉。以美國而言,其耕作面積約15億中國畝,另有5億畝休耕。如取消休耕,增加密植,并將一熟制改為兩熟,美國年產糧食可增50%-150%,就足以解決世界的所謂“糧食危機”。
為何關注人權的美國卻不愿意這樣做呢?這涉及美國自1970年以來的“目標價格補貼”制度,即政府事先確定某農產品的支持價格,再確定目標價格,如農民以低于目標價格出售農產品,則可獲政府差額補貼。如糧價上漲,農民以高于目標價格出售,則政府不必補貼。所以政府歡迎炒家炒作,可以減少政府的農業(yè)補貼開支。
既然有價格補貼的美歐靠不住,應寄望于其他國家。俄羅斯有4,000萬公頃耕地閑置,巴西有二億公頃耕地閑置,俄、巴兩國應歡迎中、日、韓等國農民前往開拓,經一年籌備,第二年世界糧食危機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則功德無量矣。(宋小莊)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