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看來,零售商大力度、高密度的促銷行為,實際效果卻等同于“沒有促銷”。
8月9日,被視為“北京零售業(yè)從競爭如何走向競合,逐漸消弭惡性價格戰(zhàn)”的北京購物季粉墨登場。不過,以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首次購物季的銷售情況卻遠遜于市場預期。根據(jù)北京市商務局方面預測,在長達2個月的活動期間,北京市將實現(xiàn)900億至1000億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但實際上,無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反應都比較冷淡。參與的商家普遍反映,每日銷售額與自己單獨促銷相比,遠遠不足,更不抵黃金周的銷售收入。
與之相對應的,是本月17日至20日,“好運北京”奧運測試賽期間,北京叫停城八區(qū)80余家商場促銷。然而,根據(jù)筆者18日、19日連續(xù)兩天時間,對物美集團旗下的新華百貨以及海淀區(qū)甘家口商廈的走訪情況來看,叫停促銷對商家銷售情況的影響并不大。翠微百貨物流部經(jīng)理甚至公開表示:“這幾天的銷售收入,比上周同期下降幅度很小,因此,影響不大。”
一方面是北京零售業(yè)的集體促銷行為受冷落,另一方面則是零售商家個體促銷活動叫停后,銷售額降幅并不大。兩者相比,我們自然可以看出,長期以來,被零售商家視為營銷“法寶”的促銷行為,已經(jīng)逐漸被消費者打入“冷宮”。
實際上,促銷是零售市場的重要經(jīng)營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將會起到提高銷售額,培養(yǎng)消費者認知度的作用。但筆者認為,當前促銷行為對銷售影響并不大。原因在于,隨著近幾年商業(yè)競爭日趨激烈,不少商家常年把打折、優(yōu)惠作為吸引消費者的主要手段,但論效果,卻是越來越差。同時,缺乏創(chuàng)造性、差異性,導致消費者產生“審美疲勞”。
觀察其他國家或城市,卻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結果。如,美國零售商每年從11月的感恩節(jié)到圣誕節(jié)的“假期黃金購物季”,這段時間的銷售額和利潤幾乎占全年所得的一半。此外,1月11日至2月11日,法國巴黎的冬季瘋狂購物節(jié),慕名而來的消費者難以計數(shù)?v觀美國紐約、法國巴黎購物季盛宴的背后,首先是平日罕見零售商促銷的大環(huán)境,其次是促銷活動和主題的特色先行。而這兩點,恰恰是國內零售市場經(jīng)營策略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但對于國內商家來說,很多人認為“促銷”就是什么60小時連續(xù)營業(yè),限時搶購,再或者是商場門口的推廣會、新產品推廣活動等。有的商家甚至不惜重金,聘請名人加入促銷隊伍的行列,現(xiàn)場作秀。他們幾乎把各種促銷活動推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筆者經(jīng)常見到此類活動,現(xiàn)場場面熱烈,也聚集人氣。但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活動形式并沒有與活動主題有機結合起來,形式并不為內容服務。觀看者全然不知道活動的目的是什么,甚至還會鬧出諸如哄搶禮品之類的笑話。這不僅不能達到預先的宣傳效果,而且還有損商場的品牌形象。
在筆者看來,這實際上是商家促銷策略單一化問題的暴露。促銷活動要想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就必須具有特色,體現(xiàn)個性。要重視商場促銷策略與市場定位、經(jīng)營特色相融合。面向大眾的超市頻繁運用良性的價格策略吸引消費者無可厚非,試想,如果高檔商場也運用降價促銷手段,其促銷成敗可想而知。商場促銷要保證個性,還要研究消費者的個性化消費心理,充分挖掘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然后針對這些個性化需求設計個性化的促銷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商場促銷手段個性化與商場經(jīng)營特色化的無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