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謝辰生介紹,新中國最早的流失文物回歸案例,發(fā)生在1951年。當年,共和國的第一位總理周恩來,親自拍板,將即將流落到異國他鄉(xiāng)的兩副珍貴字帖買了下來。
這是被清朝乾隆皇帝合稱為“三稀帖”的其中兩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這兩副字帖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深受清朝乾隆皇帝的喜愛。乾隆于是在養(yǎng)心殿西暖閣專門隔出一個很小的房間,珍藏這三件稀世珍寶。
解放前,中國大地戰(zhàn)亂連連,《中秋帖》和《伯遠帖》流落海外,后來被香港人抵押在英國,而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則被蔣介石帶到了中國臺灣。《中秋帖》和《伯遠帖》抵押期滿后,兩副字帖的持有者沒錢贖回,于是引來很多購買者。周總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決心花45萬港幣將《中秋帖》和《伯遠帖》買回大陸的。
“中國那時候正是一窮二白、百廢待舉的時候,國家總理決定花那么大的代價將它們買回來,可見這兩副字帖有多么珍貴。”謝辰生說。
據謝辰生老先生介紹,從上世紀50年代起,中央政府就安排了一個專門的工作小組在香港“淘寶”,一直到“文革”爆發(fā)前。在此期間,工作小組買回來大量貴重的文物,其中主要是繪畫和善本書籍。
新中國成立以后,政府除了積極回購流失海外的文物,還制定了嚴格的文物出口政策,杜絕文物特別是珍貴文物出境。這個政策出臺以后,在新中國建立至改革開放的近30年中,有效避免了幾經浩劫后留存下來的文物再度流失。
要“回歸”,更要打擊走私
針對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謝辰生說:“要區(qū)分清楚三個問題;一、過去的還是現在的;二、合法的還是非法的;三、珍貴的還是一般的。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么多,沒有必要全部回收回來。要有重點,要回收貴重的、珍貴的,而不是一般的,不能像撒網一樣回收,沒有這個必要,也沒有這個能力。 ”
對在戰(zhàn)亂中被掠走的文物和上世紀80年代以來走私出去的文物,謝辰生說,絕對不能通過購買的方式來促使流失文物回流,否則就是承認了西方列強“搶劫”和犯罪分子走私的合法性。
事實上,謝辰生老人目前更關心的,是中國如何遏止目前猖狂的文物走私現象。
“走私潮比回流潮要嚴重得多!彼f。
資料顯示,2004年全國館藏文物、寺廟文物及田野石刻被盜案的發(fā)案率,比2003年上漲了8成,而破案率僅為20%。文物界專家稱,盜竊、倒賣、走私文物者已經形成了一條龍式的國際化“經營”。2005年,全國年度十大考古新發(fā)現5處被盜;2006年3月,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呼吁建立文物公安局,以應對越來越嚴峻的文物安全形勢。
謝辰生認為,當前的文物保護工作,一個重中之重的任務是打擊走私。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宋新潮接受記者電話訪問時,所表現出來的也是這樣一種觀點。
這一觀點告訴了人們一個道理:走私不滅,文物流失不止。一旦如此,本文開頭提到的“虧了國家”的惡性循環(huán),將可能無限循環(huán)下去。(記者 王琪)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