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妮•魏特琳:在金陵永生
明妮·魏特琳(1886-1941),中文名華群,美國伊利諾州人。1919年至1940年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任教。南京大屠殺期間,她冒著生命危險,在金女院難民所收容和保護了上萬中國婦孺。
在為撰寫《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搜集素材的時候,華裔女作家張純?nèi)绲谝淮温牭搅嗣髂荨の禾亓盏墓适。當她來到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那部“篇幅很大、用打字機記錄有關(guān)南京暴行”的魏特琳日記,已然塵封了半個多世紀。
“噢,上帝,請控制這些兇殘的野獸般的士兵……”魏特琳在日記中寫道,“今天,在這座城市里充滿了罪惡!
秉承著“助人為快樂之本”信念的傳教士魏特琳于1919年來到南京城,此后一直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任教。在該院首任院長吳貽芳的印象中,這位體格魁梧,容貌莊嚴的教授,對人“時露笑容,高貴而和藹可親”。在她的指導下,學生們?yōu)楫數(shù)鼐用耖_辦了免費的初級學校,同時還開設了樂群社和懿范家政學校,“使附近貧困婦孺沾到相當?shù)膶嵒荨薄?
1934年11月17日,魏特琳在寫給家鄉(xiāng)親人的信中,曾這樣深情地描述她所摯愛的金陵城:“在午后溫暖而和煦的陽光下,樓下草坪里的菊花開得正旺,老邵——我們忠厚老實的園丁忙著把它們布置成五彩繽紛的花壇,池塘邊及小山上的樹林則被映罩上一層醉人的秋暉。”
這短暫的“靜謐祥和”,卻很快被日軍的鐵蹄踐踏。1937年8月27日晚,美國大使館強令魏特琳撤離硝煙彌漫的南京城。魏特琳謝絕了大使館的好意,她說:“這是我的使命,就像危險中的男人們不應棄船而去,女人也不應丟棄她們的孩子一樣!
其后,金女院西遷,魏特琳請命愿為學校留守。在她的倡導和努力下,校園成了收留婦女兒童的安全區(qū)。
12月13日,日軍從南京坍塌的城墻缺口蜂擁而入,開始了持續(xù)六周的燒殺奸掠。成千上萬無家可歸的婦女和年輕姑娘涌進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她們擠在教室里,睡在實驗室的桌子上,蹲在樓梯和過道里,露宿在室外的草坪上,乞求魏特琳能給她們一個安生的地方。
此時的魏特琳成了婦孺?zhèn)兊摹氨D贰焙汀笆刈o神”。自12月13日到17日,她先后收納了8000多位難民。
因為專門收容婦女,金女院成了日本兵的目標。在學校的大門口,魏特琳多次挺身阻止日軍進入校內(nèi)。當日本兵命令魏特琳離開時,遭到她的嚴辭拒絕。
“這是我的家!彼卮鸬溃骸拔也荒茈x開!鄙踔廉斎哲娭淞R她和用血跡斑斑的刺刀在她臉上亂晃時,她也毫不退讓。
12月17日,兩個日本兵前來滋事,魏特琳和他們爭執(zhí)。事后魏特琳才發(fā)現(xiàn)中了日本兵的陰謀,原來那兩個日本兵把她困在前門,其他人則乘機從后門闖進樓里輪奸3名婦女,還搶走了12名姑娘。這件事讓她抱憾一生。
在南京大屠殺那段黑暗的日子中,魏特琳是婦女眼中的守護神,是難民們賴以生活的精神支柱。到了1938年年初,金女院難民所中難民的數(shù)量達到了13000多人。
1985年,《南京大屠殺》的作者徐志耕在采訪時發(fā)現(xiàn),許多受過庇護的婦女仍能清晰地記起救命恩人“華小姐”的形象:瘦長個、高鼻梁、長長的臉上有一對湖藍色的善良的眼睛,上穿西裝、下著毛裙,50歲左右的年紀,“她總是手拿一面美國星條旗守在大門口,不讓日本人進來……”
這些奮不顧身的舉動,使她的名字在難民中廣為傳頌,“華小姐”也成了安全和希望的象征。當年在其他難民所避難的中國軍官郭歧也聽說過這位“活菩薩”的事跡。
“當時人人為她擔心,人人為她安慰。然而她始終如一的奮斗到底!惫缁貞浾f。在口口相傳中,魏特琳也被描述成“身上有手槍,時而動武,同獸兵搏斗”的俠女形象。
然而,現(xiàn)實中的魏特琳多數(shù)時候只能默默隱忍,承受著日本士兵的威脅和耳光。最終在日本方面的壓力下,1938年5月21日,南京的所有安全區(qū)都被迫關(guān)閉。
日軍在南京城中的暴行,使得魏特琳的精神與肉體受到創(chuàng)傷。在南京大屠殺結(jié)束后不久,她不得不回到美國接受精神治療。
“我正努力恢復!1940年10月20日,魏特琳寫信告訴她的朋友說,“……不管我多么努力不再去想別的事,但是,我的精神似乎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崩潰!
魏特琳再沒能回到中國,1941年5月14日,她打開公寓廚房的煤氣開關(guān),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前她說:“如果能再生一次,還是要為中國人服務,中國是我的家!
1947年,曾有人發(fā)起募建紀念堂,來紀念魏特琳女士。后來由于內(nèi)戰(zhàn),紀念堂未能建立。自此,魏特琳便被世人遺忘,時間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只是在美國密歇根州她的墓前,人們在墓碑上刻上金女大校舍的剖面圖,上面用蒼勁的隸書以豎行刻著四個漢字:“金陵永生”。
2009年1月5日下午,記者來到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明妮·魏特琳的半身塑像正靜靜地坐落在一片小樹林里,塑像旁,她當年留下的幾株臘梅,猶有暗香。
本報記者 蔣昕捷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