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 中新社發(fā) 張平 攝
年輕人覺得理想很OUT
錢學森生前有“四不”原則:不寫傳記,不寫序,不題詞,不出席應酬性會議。錢學森之子錢永剛說,有多家出版社要給錢學森出傳記,父親一次又一次拒絕了,理由是:“人死了才寫傳記”。
葉永烈撰寫《走近錢學森》做的第一件事是:隨機訪問身邊的“80后”、“90后”年輕人。他問他們知不知道錢學森?年輕人的答案很標準:課本上說錢學森是“抵過五個師”的大科學家。他再問知不知道錢學森別的事情?年輕人先是沉默,繼而有幾個猶豫的聲音:是造原子彈的吧?“我當時心里的感覺是震驚。”葉永烈說。
他繼續(xù)問這些年輕人,將來想做什么?年輕人覺得他的問題很“OUT”,“這年頭誰不想早點畢業(yè),多掙些錢,早點買到房子、開上車子?”他們回答。
葉永烈說:“我因此決定,把這部傳記的讀者鎖定在‘80后’、‘90后’的孩子們身上!
為了適應年輕讀者的閱讀習慣,該書特意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其主旨是想告訴年輕人:大科學家錢學森也是泡在教室里啃書本才能一年拿下碩士學位,才能在36歲時成為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的;回國后錢學森面對祖國一窮二白的現實,硬著頭皮,克服重重困難才鋪就了中國的航天之路。
錢學森說:如果沒當上科學家,最想當畫家
兩年前在臺北航空科學館,葉永烈看到了孫中山先生當年題寫的“航空救國”四個字。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航空救國是很多年輕人追隨的潮流。在查閱史料中,葉永烈發(fā)現,錢學森從大學時學習火車制造業(yè),到留學之初改學航空專業(yè),皆因為“想為水深火熱的祖國做點事”,正吻合了當時政府號召年輕人實業(yè)救國的取向。
“這是當年他的理想,F在很多年輕人為了掙錢,夢想已經漸行漸遠!比~永烈一聲嘆息。
曾多年任錢學森秘書的涂元季介紹說,錢學森興趣非常廣泛。他大學時回杭州老家養(yǎng)病,特意拜畫家高希舜為師——后來大學畢業(yè)時,他設計了年級徽章和通訊錄封面;錢學森夫人蔣英記得,小時候過繼在錢家時,“干哥哥(錢學森)喜歡吹口琴,并且吹得很不錯!卞X學森還愛攝影,《走近錢學森》一書的封底就是他留學美國時的攝影作品。
錢學森曾對兒子錢永剛說,如果沒有當科學家,自己最想當畫家。
錢學森的興趣廣泛與他在北師大附中受到的中學教育息息相關。他曾說:“當時實行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師大附中,是我人生的基石!
美國著名華裔作家張純如曾在《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中表示,也許正是當年的教學模式,引發(fā)了耄耋之年的錢學森對中國現行教育的思考和發(fā)問。
出傳記是為了“正本清源”
2006年葉永烈著手錢學森傳記的寫作。錢永剛明確表示支持。葉永烈后來終于明白了錢永剛為什么“背著”錢學森要出一本傳記了,“他是為了正本清源啊!
葉永烈說已有的傳記中許多故事純屬虛構。如,曾有傳記說錢學森到美國后接到母親辭世的消息,母親還給他寫了一首詩。事實是,錢學森母親章蘭娟在他去美國前就已去世。
葉永烈說有些編造的故事很可笑。有的傳記說錢學森是“踏蓮而生”(難產)——錢永剛說父親從未提起過。還有傳記說錢學森和蔣英1947年在上海國際飯店舉行了結婚典禮——葉永烈特地查了那天的《申報》:他們是在上海和平飯店舉行的結婚典禮。
葉永烈說:“這些都是瞎掰嘛!沒有史實,歷史這座大廈也會垮掉的!假故事變成真歷史,是件很可怕的事!
任何大師的人生,都不是一份“標準答案”
葉永烈和錢永剛達成的共識是盡力為讀者描繪一個全面、立體的錢學森。所以葉永烈沒有回避當年錢學森支持毛澤東發(fā)動大躍進而備受爭議的話題!耙粋人在某一個領域是專家,是權威,無人能及,但并不代表他就社會各個領域發(fā)表的每一個觀點都是真理,都是標準答案,這些觀點僅供參考。”為此,他花了四萬字的筆墨講述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但可惜后來由于種種原因在出版之前被刪去了。
錢學森從美國歸來后,曾表示再也不踏上美國的土地,書中披露,錢學森回國前受到美國當局的無端迫害,囚禁。張純如曾引用加州理工學院當年的檔案:表明錢學森被囚禁的時間長達兩個多星期。困惑不解加上驚惶失措,錢學森的體重驟減30磅!
“也許大家讀了完整的歷史,才有可能理解當事人!比~永烈說。
朱秀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