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李兆基往事:創(chuàng)辦香港兩大地產巨艦,拒絕股神名號
有“四叔”之稱的香港地產富豪、恒基兆業(yè)地產創(chuàng)始人李兆基去世了。
3月17日,據恒基兆業(yè)地產官網發(fā)布消息稱,“恒基兆業(yè)地產有限公司沉痛宣布集團創(chuàng)辦人李兆基大紫荊勛賢,痛于今天黃昏 (公歷二零二五年三月十七日),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與世長辭,積閏享壽九十七歲?!?/p>
李兆基出殯儀式的舉行日期,一切等家族安排妥當后,將會另行公布。
香港四大地產天王中唯一創(chuàng)建過兩家天王級地產企業(yè)的人
李兆基,一個從順德走出來的地產巨擘,憑借其敏銳的商業(yè)嗅覺和獨特的經營策略,在香港乃至亞洲地產界書寫了屬于自己的傳奇。
李兆基與李嘉誠、郭得勝、鄭裕彤并稱為“香港四大家族”,李兆基是香港四大家族的第一代創(chuàng)始人,隨著李兆基的去世,“香港四大家族”創(chuàng)始人已有三位仙逝,僅與李兆基同樣1928年出生的長和集團創(chuàng)始人李嘉誠仍健在。
值得一提的是,李兆基是香港四大地產天王中唯一創(chuàng)建過兩家天王級地產企業(yè)的人。一家是由他參與創(chuàng)辦,后來交由郭得勝家族經營的新鴻基,一家是由他退出新鴻基之后創(chuàng)辦的恒基兆業(yè)。
1928年2月20日出生于廣東順德大良,1948年在香港開始創(chuàng)業(yè),憑借外匯和黃金交易賺取了第一桶金。之后他進入地產行業(yè),1963年與合作伙伴共同創(chuàng)立了新鴻基企業(yè)有限公司(新鴻基地產的前身),1972年,新鴻基地產在香港上市,之后李兆基辭去總經理一職,但留任副主席。
但李兆基并未離開地產行業(yè),他另外尋覓了伙伴成立了永泰建業(yè),并在之后的香港股市崩潰時大量收購地產。
到了1975年,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業(yè)地產有限公司(恒基地產,0012.HK),并且在1988年推動恒基地產上市。
李兆基采用獨特的“游說法”來經營其地產業(yè)務,他很少在政府拍賣中高價競爭,而是通過游說舊樓業(yè)主售樓來購買。他又長期在美國、加拿大等地的中文傳媒刊登廣告,向老華僑征購舊樓。這一策略使他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大量購得價廉物美的產業(yè)。
李兆基提出“先疾后徐”的經營策略,即快速行動后鞏固陣地。因此,他在商戰(zhàn)中屢戰(zhàn)屢勝。
李兆基曾擔任恒基兆業(yè)、中華煤氣董事局主席和新鴻基地產發(fā)展有限公司副主席,曾在1995年、1996年和1997年連續(xù)三年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成為亞洲首富。1995年獲得“亞洲企業(yè)家成就獎”,同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頒授的“大紫荊勛章”。
業(yè)內有人把李兆基稱之為“香港樓王”,因在家中排行第四,李兆基被香港人稱為“四叔”。
2011年,李兆基辭掉旗下33家香港附屬公司董事職位。2014年6月,退任美麗華酒店主席職位。2015年6月2日,李兆基宣布從恒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的位置上退任,由小兒子李家誠接替。2019年3月,李兆基以301億美元的財富排在當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的第29位。同年5月,他再次退任,這次是離開了恒基兆業(yè)地產有限公司主席及其他一些職位,正式將公司交給兩位兒子執(zhí)掌。同時李兆基也宣布退任新鴻基地產的董事局副主席,但仍繼續(xù)留任了恒基地產執(zhí)行董事和新鴻基地產非執(zhí)行董事的職務。2020年,李兆基宣布退任新鴻基地產的非執(zhí)行董事,也是這一年,李兆基以304億美元的身家超越李嘉誠,成為當年香港首富。
”亞洲股神”李兆基
李兆基不僅在地產業(yè)務上大展拳腳,還涉足其他行業(yè),如香港中華煤氣(00003.HK)和香港小輪(集團)(00050.HK)。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是香港唯一的煤氣生產、輸送及供應商。1983年,李兆基正式成為煤氣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自此,香港的燃氣供應市場由中華煤氣公司壟斷。截至目前,李兆基家族仍然持有煤氣公司超過40%的股份,是公司的主要股東。
而購入香港小輪正是因為李兆基看中了這家公司擁有的土地資源、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和較低的股價。
香港小輪成立于1923年,前身為香港油麻地小輪船公司,航線服務曾是公司的重要核心業(yè)務。油麻地小輪當時主要從事渡輪船廠業(yè)務,擁有船舶、碼頭和地皮等資產。1989年,公司進行重組,更名為香港小輪集團。
截至2023年末,李兆基家族通過恒基兆業(yè)地產及其子公司間接持有香港小輪集團合計33.4%的股份,是其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除了有著“香港樓王”的名號之外,李兆基還被人稱為”亞洲股神”。
李兆基在20世紀90年代初大炒日本債券,賺到翻番的利潤。另外,他還曾買入中國網通、中國人壽、中國財險、中國電力、中石油、中海集運、平安保險、交通銀行、中遠控股、神華能源、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眾多國企股,獲得超過千億的回報,并贏得“股神”的名號。
但2008年后,李兆基開始拒絕這個稱謂。原因是,金融海嘯使其資產大幅縮水,并且謙虛地對當年購買國企股的戰(zhàn)績回應道:“它幾乎是強迫你賺錢,認購了一年半年也不能賣,那一兩年間,每只股份都升了幾倍。國企來香港上市,很多股份升十倍的也有。”
早已淡出大眾視線的李兆基在《福布斯》2025年中國香港富豪榜上,以292億美元的身家穩(wěn)居香港第二大富豪之位。


大灣區(qū)精選:
- 2025年04月23日 20:17:17
- 2025年04月23日 19:25:34
- 2025年04月23日 19:21:30
- 2025年04月23日 16:57:10
- 2025年04月23日 16: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