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篇偷來的論文提交到學界之時,“作者”顯然沒有意識到,一枚定時炸彈也就此埋下了。
一年之后的今天,64歲的武漢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2009年院士候選人周祖德教授的聲譽,正受到它的威脅。
雖然,它的讀者很少,而在有限的讀者當中,也只有少數人明白它的來歷。
不過,抄襲的發(fā)生,的確是明目張膽的。
真相
2008年12月在汕頭大學舉行的第二屆全國智能制造學術會議上,與會的60多位學者領了一袋會議資料。其中有一張光盤,里面收錄了49篇會議論文。
題為《使用雙饋感應機器的柴油發(fā)電機》的英文論文,排在30號,第一作者是屬于“211工程”的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周祖德,另一作者為周校長的博士生謝鳴。
按照學界慣例,大會很早就面向同行征文,3月至8月接受投稿。30號論文,是在8月提交的,很快被接收,收在華中科技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趕在會前出版的光盤版會議論文集里。至此,一項新的研究成果以會議論文的形式發(fā)表了。
對于“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fā)表論文300余篇”的周祖德教授來說,這只是在他豐富的作品目錄中增加了新的條目。本次會議的49篇論文中,周祖德、謝鳴名下的就有3篇。
但這篇以機械動力為研究對象的論文,給師徒二人造成的影響,比預知的要強勁得多。
地球另一端的智利科學家羅伯特·卡迪納斯(R o b e rto C ard e n as)對中國青年報記者斷言:“這篇是我們的論文的刪節(jié)版!
卡迪納斯現為智利圣地亞哥大學教授,最大的跨國學術團體“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簡稱IEEE)高級會員。他的論文,發(fā)表于《IEEE能量轉換匯刊》。
2008年3月發(fā)表的這篇論文,題為《使用雙饋感應機器的風力-柴油發(fā)電機》,由智利麥哲倫大學、圣地亞哥大學和英國諾丁漢大學的5位科學家完成。
5個月后,周祖德、謝鳴在中國提交了類似的論文。兩者標題僅有一詞之差,“風力-柴油發(fā)電機”改為“柴油發(fā)電機”。篇幅上,國外版超過12頁,國內版不足5頁。
經過對比,卡迪納斯說,二者的實質性區(qū)別,也只在于篇幅。
他指認,周、謝論文中的所有圖表,都與自家論文中的一模一樣,絕大多數是智利實驗室中得到的實驗結果。周、謝論文中的所有方程式,都與自家論文中的一模一樣。
許多段落也如出一轍!拔液臀业囊幻伦珜懥舜蟛糠謨热,我認得出自己的寫作風格!绷_伯特·卡迪納斯說。
因正文做了刪減,周祖德、謝鳴在文末列了8篇參考文獻,恰是原始論文所列25篇參考文獻的前8篇。
總體而言,刪減者顯得太過粗心和急迫,但在“創(chuàng)新”過程中,他們有時也做得小心翼翼。
例如,在卡迪納斯等人設計的風力-柴油發(fā)電系統圖表上,右側是包含一個風力葉片的風能系統,但縮編過的論文里,隨著“風力”的消失,葉片也不見了。
從8月投稿,到12月結集,抄來的論文輕而易舉瞞過了全國智能制造學術會議組委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