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jīng)該報許可。)
美國的“隔離墻計劃”實際上是在沿著肢解伊拉克的道路上小步前進
據(jù)媒體報道,駐伊拉克美軍正在建造一座環(huán)繞巴格達市內阿達米亞區(qū)的 “隔離墻”。據(jù)美方稱,這堵全長約5公里的鋼筋混凝土屏障將把遜尼派與什葉派居民區(qū)隔開,希望借此讓兩派居民“不再仇殺”。美軍居然想出用“隔離墻”這種怪招防范恐怖襲擊,不免讓人感嘆:美國在伊拉克真的已經(jīng)黔驢技窮了。
美軍最后的辦法?
四年來,美國為穩(wěn)定伊拉克局勢想盡了辦法。最初,美國開出的藥方是“以民主求穩(wěn)定”,認為政治重建和民主選舉可以使問題迎刃而解。為此,美國不顧一切地推進伊拉克政治重建進程。但美國盲目嫁接西式民主,催生出一個與動蕩局勢不相稱的“弱勢政府”。特定的教派分治結構,決定了伊拉克民選政府一開始就建立在教派分立基礎之上。而教派間的矛盾決定了馬利基政府內部相互掣肘,難有作為。
于是美國不得不另想辦法。2007年初,布什向伊拉克增兵2萬,并在2月14日與伊政府軍發(fā)起代號為“法律與秩序”的新安全計劃,試圖通過“嚴打”根治反美武裝問題。如今已兩月有余,但伊拉克爆炸事件仍頻繁發(fā)生。尤其是4月12日發(fā)生在有重兵把守的“綠區(qū)”內的伊拉克議會大廈爆炸案,更是直逼美國所能承受的心理底線。
當前美國用修建“巴格達長城”這種極為原始的辦法對付恐怖襲擊,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從一個層面表明,美軍在對付反美武裝問題上正轉換攻守,由主動尋找和消滅敵人的強者心態(tài),轉為如何防止被敵人襲擾的弱勢心理。這種“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的做法,能否起到“隔離”教派仇殺的效果,委實令人懷疑。
伊拉克動蕩的主要根源是教派仇殺,因此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實現(xiàn)民族和解。而隔離墻的建立實際是加重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的心理隔閡和對立情緒,強化了按照教派劃界的趨勢。換言之,美國的目標與手段是背道而馳的。
殖民主義的回歸
歷史上也曾出現(xiàn)過各種各樣的隔離墻,可巴格達的“隔離墻”迥異于以色列為防止巴勒斯坦恐怖襲擊、美國為防止墨西哥移民修建的隔離墻,以及東德為防止難民流向西德而修建的柏林墻。后者的做法都是國家行為,其目的是要將來自另一國的麻煩擋在邊境之外,而美國在伊拉克國內修建隔離墻,則是人為地將伊拉克國民分割開來,客觀上制造出不同教派分屬不同“國家”的怪異感覺。
這次被高墻包裹起來的阿達米亞區(qū)內外的很多民眾都表示,面前的隔離墻讓自己感覺簡直像是住在被以色列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這種苗頭對日趨面臨國家分裂危險的伊拉克來說,不啻是雪上加霜。無怪乎馬利基政府堅決反對這種做法。
而美國其實并不在乎伊拉克是否分裂。對美國決策者來說,“穩(wěn)定壓倒一切”,能在統(tǒng)一中實現(xiàn)穩(wěn)定當然是好事;如果不能做到,將其“分而治之”不失為一個解決辦法。伊戰(zhàn)后,美高官早就提出將伊拉克“一分為三”的方案,網(wǎng)上也出現(xiàn)過一幅美國重新規(guī)劃后的中東地圖,伊拉克被分成了庫爾德斯坦、遜尼派阿拉伯、什葉派阿拉伯三個國家。當前美國的“隔離墻計劃”實際就是沿著肢解伊拉克的道路在小步前進。為一己之利,不惜將伊拉克變成人間地獄,進而分塊切割,顯然已不是遮遮掩掩的“新殖民主義”了,而是殖民主義的回歸。(田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