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從公務員考試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以及各地紛紛提高公開選拔干部競爭性等事例中清楚看到競爭性選拔的力量。但任何競爭都有可能發(fā)生蛻化,或者成為惡性競爭或者變成虛假競爭。這也是競爭性選拔在發(fā)展中屢遭批評和詬病的原因。競爭性選拔制度改革面臨著四類制度性蛻化危險。
第一種是人才的無序競爭和浪費。由于就業(yè)壓力、“官本位”傳統(tǒng)等因素的存在,一些高學歷的人才把奔波于各地“考官”看作自我發(fā)展的出路。幾十個博士競爭一個縣處級崗位并不鮮見。而一些地方也把從全國甚至海內(nèi)公選干部作為擴大本地知名度的手段,目的不是延攬人才,而是增加媒體的曝光率。
第二種是考試型選手的出現(xiàn)。盡管公選的程序日益完善,但是考試成績的好壞畢竟是決定性因素。這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是否是高考制度的延伸?荚囆瓦x手的增多也挫傷了當?shù)赜袑嵺`經(jīng)驗,但考試能力薄弱干部的積極性。
第三種是報考門檻設定的尷尬。設定資格條件是為了明確具體崗位的要求,但是許多公選崗位是政治性崗位,并不需要某種專門的技能。年齡、學歷、任職時間、甚至海外經(jīng)歷等條件的設定,盡管明確了選拔的方向,但也在干部隊伍中產(chǎn)生了誤導,并關閉了一些有能力干部發(fā)展的可能。
第四種是拉關系競爭。關系型社會導致競爭性選拔通過擴大推薦團體、增加候選人數(shù)量限制了關系的影響,但是拉關系競爭依然存在。手機短信扮演了匿名掮客的作用。因此,有許多通過考試并且優(yōu)勢明顯的候選人依然會尋求各種關系來對決策者施加壓力。(楊雪冬)
(作者為中共中央編譯局研究員)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