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點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沈德詠針對法院執(zhí)行工作說,各級法院要建立有效的執(zhí)行信訪處理機制,對重大信訪或重復信訪案件一律實行公開聽證,暢通當事人與案件執(zhí)行法官的聯(lián)系,做好案件執(zhí)行的答復和釋明工作。(5月1日《北京晨報》)這個表態(tài)對促進案件執(zhí)行的效果,應該說頗有意義。不過,在此之外,法院通常還忙著接待涉及案件審判的信訪,這究竟是否合理?
信訪制度的初衷是“保持國家機關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lián)系”,在現(xiàn)實中,它主要是自認權益遭受各級政府及其官員、企事業(yè)單位及其負責人損害的民眾尋求救濟的一種渠道。
向民眾提供救濟的初衷當然是好的,但信訪制度本身也具有內(nèi)在缺陷:信訪所控告的對象多為政府機關,民眾為尋求救濟,傾向于越級上訪。接訪的上級政府機關通常又沒有向民眾直接提供救濟的渠道,因而,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們是把民眾的信訪轉(zhuǎn)回民眾控訴的那一級政府處理,導致問題很難得到有效解決。于是,“老上訪戶”頻繁上訪,高層政府要求基層政府大接訪,基層政府卻想方設法“截訪”。
如果說,其他政府機關陷于信訪怪圈還情有可原,惟獨法院沒理由陷入信訪困境。法院本身就是向民眾提供救濟的場所,而且,古往今來,法院通常被認為是在和平秩序下民眾尋求救濟的最后場所。法院有公開的審理程序,也給雙方當事人提供公平的辯論機會,法官也是按照法律判決。更重要的是,法院體系還有復審機制,對初審法院判決不服的當事人,還可以向二審法院上訴。凡此種種程序和機制,任何其他政府機關都不具有。從理論上說,終審法院的判決就是一個人在人世間所能得到的終局裁決。
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一種救濟手段,法院也應當比信訪更可靠,人們應當是在信訪無效之后到法院尋求救濟。可現(xiàn)實情況是,我國的各級法院卻經(jīng)常成為信訪的對象。這樣一來,法院與信訪之間就構成了一種奇怪的關系。法院的判決不是終局的,相反,人們在法院體系已經(jīng)走完法定的上訴、再審程序之后,把信訪當成了超級上訴程序。之所以說它是超級的,因為信訪程序?qū)π旁L的次數(shù)、理由等,沒有明確限制,當事人可以不斷上訪。
當事人之所以針對法院的判決和執(zhí)行上訪,當然不是因為當事人精神不正常,而是因為,由于各種原因,當事人不大相信法院的判決及其執(zhí)行過程是公正的。這里面可能有私人原因,但更多是由于制度上的原因。但是,針對法院的信訪頻繁發(fā)生,對整個社會治理秩序的損害巨大。當事人對法院的判決提出信訪,尤其是向法院之外的黨政機關上訪,這意味著,對各種糾紛,社會不再存在終局性裁決機構。這個社會喪失了終極的權威,正義虛懸在未知之處,法官和當事人都難以把握。開展法院院長大接訪,或者法院就信訪舉行公開聽證,無助于解決這樣的困境。
信訪制度該怎樣發(fā)展,暫且不論。但至少,確實該認真思考法院與信訪的關系了。為今之計,可以改革審級制度,從兩審終審改為三審終審,將部分信訪轉(zhuǎn)化為常規(guī)上訴。更廣泛地看,則需要推動司法體制改革,讓法官更有條件公正司法,從而遏制針對司法的信訪。這一改革也能把大多數(shù)信訪轉(zhuǎn)變成常規(guī)訴訟,從而理順社會治理機制。
□秋風(學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