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建言全國人大審查拆遷條例的五名北大法學學者接到邀請,參加明天由國務院法制辦舉辦的座談會,研討《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拆遷條例》)。
5建言學者獲邀參加座談會
本月7日,北大五名法學學者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立法機關對《拆遷條例》進行審查,撤銷這一條例,或由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向國務院提出書面審查意見,建議國務院對《拆遷條例》進行修改。昨天中午,5學者之一王錫鋅接到了來自國務院法制辦的電話邀請,要他們明天去參加座談會,研討《拆遷條例》。
北大法學院姜明安教授表示,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郜風濤邀請他們參加這次會議,并將主持這次座談會。北大遞交審查《拆遷條例》建議書的五名法學學者分別是沈巋、姜明安、王錫鋅、錢明星和陳端洪。不過陳端洪因事先安排了其他事務而當天無法到會。另據(jù)了解,除了這五名學者,還會有其他學者參加這一座談會。
對國務院法制辦的這種做法,王錫鋅表示,“這是比較積極的回應”。王錫鋅說,之前通過私下渠道了解到國務院法制辦對《拆遷條例》比較重視,“也有非正式的交流”。他也了解到這一條例的修改和廢除會面臨很大的阻力,但現(xiàn)在全社會都比較關注這一條例和拆遷問題,這是一個契機。
人民日報呼吁修改拆遷條例
此前媒體報道稱,國務院正準備修改這個條例,目前已組織國務院法制辦、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國土資源部、農業(yè)部、林業(yè)局等相關部委,進行前期的立法調研工作。
《立法法》規(guī)定,公民認為行政法規(guī)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法律相抵觸的,可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建議,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研究,必要時,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王錫鋅說,《立法法》只規(guī)定了公民有提起違憲審查的建議權,并沒有規(guī)定立法機關如何回應公民的建議。沈巋也表示,有關部門不一定會開一個先例,對公民的建議要予以回復。
沈巋表示,成都唐福珍為對抗拆遷而自焚事件促使他們提出這一建議!度嗣袢請蟆12月10日發(fā)表“人民時評”稱,6年前的孫志剛案廢除了《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希望“悲劇性的個案最終能推動制度的進步”,讓城市拆遷立法融入更多現(xiàn)代法治的文明基因,以避免同類事件的再度發(fā)生。
評論稱,在《物權法》出臺之后,我國拆遷制度就受到質疑,此次如果能順應民意和法治潮流,對《拆遷條例》中與上位法相沖突的地方進行徹底修改,無疑是眾望所歸。
案例1
《物權法》2007年頒布實施后兩年中,各地暴力拆遷事件依然頻發(fā)。專家表示,應廢除《拆遷條例》,涉及財產權的征收征用一定要走法律程序,而非行政程序;政府應完全從商業(yè)拆遷中抽身出來。
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所長蔡定劍:
強拆應走法律而非行政程序
時間:2009年10月28日
地點:青島
事件:張霞自焚抵制拆遷受傷,生死未卜
1998年張霞在青島購買一塊180平方米土地開酒樓。2007年6月,這片土地被當?shù)卣u給開發(fā)商做小產權住宅。開發(fā)商提供近300平方米的小產權住宅進行置換,她拒絕了這一補償協(xié)議。
此后兩年內,張霞的房子四次面臨強制拆遷。2009年10月28日,張霞在自家門前,面對拆遷挖掘機,將汽油澆在了自己的身上。有媒體評價說,“與成都唐福珍自焚事件不多的區(qū)別在于,張霞現(xiàn)在還活著!
張霞的房子隨后被拆除。其所在的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是依法拆除的,張霞的行為是妨礙公務、阻礙施工”。
點評:這個拆遷案例,其過程中存在政府征收的特點,如街道辦負責等。
按照法律,政府可以為了公共利益征收土地,但即使在這一合法目的下,也要考察具體的程序是否合法,手段是否恰當,補償是否公平適當。公平的補償應由真正獨立的評估機構評估,按市場價格給拆遷戶補償。
如價格沒有得到認可,應當進行訴訟,法院會對拆遷目的的合法性、程序的合法性、補償?shù)墓叫缘冗M行審查,最后才決定是否拆遷。但按照目前的拆遷條例,訴訟的過程不影響拆遷行為的進行,這是該條例最不合理的地方。我們呼吁廢除這一條例,就是要求涉及財產權的征收征用一定要走法律程序,而非行政程序。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即使法院最后判決政府勝訴,政府也很少采取強制的手段,因為拆遷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還涉及到人的情感,對于有些人來說,你給他再多的補償,他可能也不愿意離開自己的家。
案例2
北京才良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才亮:
商業(yè)拆遷政府應完全抽身
時間:2009年11月27日
地點:貴州
事件:開發(fā)商組織數(shù)十人暴力拆遷引發(fā)群體性事件
2009年11月27日,貴州博宇房地產公司組織數(shù)十人,攜帶鋼管、撬棍和封口膠對9家住戶8間門面進行暴力拆遷,13名正在熟睡的住戶被強行拽上汽車拖離現(xiàn)場。
這一行為隨后升級為群體性事件,拆遷戶用40余瓶液化氣罐堵路,造成近萬臺車輛滯留。警方對暴力強拆和堵路事件進行調查,拘留24人。
警方隨后通報,在民警趕赴現(xiàn)場之后,開發(fā)商正用2臺挖掘機實施野蠻拆除,群眾則手持刀具與開發(fā)商方面人員對峙,民警制止之后,拆遷人員反而繼續(xù)催促工人加快拆遷速度。
點評:與政府征收模式不同,貴州的這個案例是一種商業(yè)拆遷,房屋的原有業(yè)主和房地產開發(fā)商是一種民事關系,如果雙方在價格上未達到一致,那么交易就不應當進行。上述案例完全是暴力拆遷。
按照《拆遷條例》,“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將政府置于一種第三方的位置,但《物權法》已明確,僅僅是在涉及公共利益需要的情況下,政府才可以決定是否征收土地,開發(fā)商更無權力單方面決定是否拆遷,因此政府應當完全從商業(yè)拆遷中抽身出來,并且廢除目前商業(yè)拆遷領域的許可證制度。
按照物權法規(guī)定,在土地使用權尚未進行轉讓的時候,根本不能進行買賣,也就是說拆遷應當在購買土地之前,但目前很多土地都是先賣后拆,已付資金的壓力也是開發(fā)商不斷出現(xiàn)暴力強拆的原因。(記者郭少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