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們從一幅畫走進(jìn)了另一幅畫。在瑞士行走,就是這個感覺。
點擊瑞士,檢索到盧塞恩和卡貝爾廊橋是必然的。
我們和琉森的邂逅可以說從羅伊斯河上掛滿鮮花的廊橋、八角水塔開始,又在琉森湖成群的天鵝簇?fù)硐陆Y(jié)束。在我有限的旅途中,還沒有哪個城市讓我感到如此的柔美、靜謐,給我留下了這樣如詩如幻的記憶。
琉森這個如畫的小城,湖水和青山像她的衣裙,雪峰云霧是縹緲的披肩。古老的水塔和蜿蜒的廊橋相依在水面,成群的白天鵝優(yōu)雅地?fù)軇忧宀ǎ朴扑g泛起微微漣漪。游艇的桅桿和塔樓強(qiáng)化著浪漫的美景,在涼爽宜人的空氣里可以隨意采集到清潔的氣息。
盧塞恩曾經(jīng)對我們而言,只是一個遙遠(yuǎn)飄渺并不搭界的想象。如今我們安靜地坐在湖畔,和她一起迎送著日月星辰,沉迷于那近乎完美的燈火,稱羨這山水相連的美麗,掉進(jìn)一個仲夏的夜晚不能自拔。
不知怎么,一到這里,人就徹底地松了,渙散了,生物鐘的節(jié)奏也自然緩慢下來,讓人輕飄飄的。
貝多芬的月光曲早被寫進(jìn)我們的小學(xué)課本,德國一位詩人稱之為似“琉森湖月光閃爍的湖面上搖蕩的小舟”。我想,這將令那些今天讀課文的孩子將來也會循著年少的想象找到這里來吧?我們團(tuán)里最小的孩子只有11歲,就在這里驗證那美麗的描寫了。作為成績優(yōu)異的獎勵,年輕的媽媽兌現(xiàn)了諾言。
看過關(guān)于列寧同志不喜歡瑞士的文章,大概記述他們夫婦流亡到此,想探討傳播革命理論時,多數(shù)人不感興趣,不抻茬。于是革命導(dǎo)師以小市民習(xí)氣,浸透小資階級精神,少有左派,生活靜如止水來形容它,F(xiàn)在看不開竅的瑞士人對殘酷的革命斗爭不感興趣,好像不是無緣無故的。
在廊橋上下看到一番景象,拉提琴的少女和街頭演奏音樂的小伙子們旁若無人地自我陶醉著。我不懂他們的琴技在何等水準(zhǔn),但那一點都不重要。直接感受到他們在用年輕、勇氣和活力給這個城市伴奏就是種享受,在悠揚(yáng)的樂曲中徐徐漫步,自己也跟著美顛顛的。
列夫.托爾斯泰的短篇小說《盧塞恩》中那矮小的流浪歌手被拽出記憶,上等人冷漠的桀驁嘲諷,侍者的狐假虎威,還有賣藝人求賞的自慚形穢與躊躇,就發(fā)生在那座老旅館的門前嗎?時間在流逝,世道完全變了沒有呢?
我崇拜托翁的才華由來已久,悲憫之心依然如少年時代。但是走累了,走老了,比我當(dāng)年的語文老師還要老了,沒有年輕時那么憤青的氣力了。那有如階級分析的話題太尖銳、太具有戰(zhàn)斗力和火藥味,還是抓緊歲月享受眼下和平的寧靜吧。
看湖畔山腰上有森林半遮半掩的中世紀(jì)的教堂和塔樓,沒有審美疲勞,覺得尖頂錯落得美輪美奐。雙尖塔的霍夫教堂被稱作羅馬式建筑,(735年始建,14世紀(jì)改建,17世紀(jì)遇火,又改建)距今300多年了,管風(fēng)琴有4950多根琴管,多么不可思議。(有名的壁畫和琴管我都沒能親眼看一下)
琉森音樂節(jié)有79年歷史,馬上就要進(jìn)北京的國家劇院了,據(jù)說這是將造就中國古典音樂標(biāo)志性事件,可想到那鳥蛋的造型好像讓人有點異樣,琉森則是個古色古香的地方,聽說在建筑規(guī)劃上極為慎重。
古老的街巷帶著幾分深沉和厚重,陳顯出神定氣若的貴氣。老墻浮雕和小噴泉在斜陽中都被染上一抹金色,在我的印象里添上了揮之不去的光彩。當(dāng)然,還有實在的各色巧克力、小軍刀都增加了我們的興致和樂趣,我還沒忘記買一只小牛鈴,做作為聽過草坡上那美妙聲音的紀(jì)念。
盧塞恩由那么多大師、文豪、巨匠、思想家托舉起著,更加非凡不俗。相繼來此游歷的尼采、瓦格納、斯湯達(dá)、雨果、大仲馬、馬克吐溫、歌德、畢加索、都留下了贊美和足跡,讓這個小城的故事更加華美,這份重量是其它小都市無以比擬的!
還有她八世紀(jì)建城至今必然帶著歲月滄桑,積淀收藏了無數(shù)文化珍寶值得很多人渴望,可我作為匆匆走過的觀光客,如蜻蜓點水,更多地感受停留在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上.我享受這種“膚淺”,有時候人就是這樣,不想追究,不想思考,也不想學(xué)習(xí),就是空靈無為地歇著。
很多平凡的人都特喜歡說自己的目光和大師的在此相遇了,我也自戀一把,拍張照片,把自己當(dāng)回事地和來過這的杰出人物生拉硬拽地聯(lián)系在一起,注解成攝于托爾斯泰贊美過的“盧塞恩”吧.
真的又看見了一個唯美的黃昏,一個如詩的清晨,云淡淡,風(fēng)柔柔,是這座小城,滿懷著她朦朧的詩意,不緊不慢地陪伴著我們的心情,一起走進(jìn)夜色的深處,又迎來晨曦和黎明,游艇帶著我們,在水面上那么悠然地慢慢漂蕩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