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阿納海姆八月二十三日電 題:體操常青樹引出老話題
中新社記者 余東暉
當烏茲別克斯坦二十八歲的老將丘索維金娜站在女子跳馬決賽的起跑線前時,全場觀眾為這位本屆體操世錦賽“最老”的女選手熱烈鼓掌。
丘索維金娜今晚的對手是比她小十三歲的朝鮮小將康云美,“小康”先出場得了高分,但“老丘”沒有讓觀眾失望,她的兩次跳躍又高又飄,落地穩(wěn)穩(wěn)站住,終于技壓群芳,站在最高領(lǐng)獎臺上。
人們在為“老丘”老當益壯喝彩的同時,聽到一個略帶感傷的故事:丘索維金娜是一個有著三歲孩子的媽媽,多年前她就退役了,但后來兒子得了白血病,治療開支太大。為生活所迫,她重新披裝上陣,發(fā)奮訓練,靠在國際大賽取得佳績獲得的獎金維持家用。
為了孩子能活下去,丘索維金娜付出的血汗和辛勞,外人很難體會,但她那偉大的母愛所激發(fā)出的堅強毅力卻讓人感動。
同樣讓人感動的還有保加利亞三十歲的老將約夫切夫。這位在九十年代中期就蜚聲體操界的選手,在同時代的其他名將退役多年之后,居然煥發(fā)青春,在與比他小七、八歲的年輕小將同場對抗中獨攬兩金,展現(xiàn)了體操常青樹的風采。
還有霍爾金娜、涅莫夫、伊萬科夫,這些世界體操界的風云人物,在這個新人輩出的領(lǐng)域里長盛不衰,他們的精神和毅力確實令人感佩。
在為體操常青樹感動的同時,人們不禁想起一個老話題:許多中國體操明星為何總是早早解甲歸田?特別是中國女隊,許多選手好不容易剛在世界大賽上冒尖,就迫不及待地偃旗息鼓。于是,中國女隊長期處于新老交替、青黃不接中。
對此,中國女隊主教練陸善真的解釋是,這些隊員過早退役既有身體上的原因,也有考慮出路的二次選擇問題。
陸善真說,體操訓練非常艱苦,又很容易受傷,隊員們很小就投入專業(yè)訓練,沒有機會接受其他技能的教育。中國的體育體制造成教練不得不盯著金牌,在訓練中難免急功近利,無形中給運動員造成傷病隱患。一旦運動員出了成績,有了二次選擇的機會,很自然會考慮出路,選擇見好就收。對此教練們都很能理解。
陸善真認為,霍爾金娜、丘索維金娜這樣的運動員很少,她們或有很高天賦,或為生活所迫,能堅持到現(xiàn)在確實難能可貴,多數(shù)運動員做不到。
談到如何延長中國選手運動壽命,陸善真呼吁,一要改革訓練體制,不能只練不賽,否則練得再好,臨場發(fā)揮不出,還是沒用;二是國家要從制度上為優(yōu)秀運動員解決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