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25日電 第二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即將于九月二十二日在長沙舉行。今天下午,中新社社長助理夏春平應邀作客新浪網(wǎng),與網(wǎng)民暢談本屆論壇相關問題。
以下是實錄全文:
主持人:各位網(wǎng)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新浪嘉賓聊天室。我們今天有幸請到的中國新聞社社長助理夏春平先生,我們請夏先生自我介紹一下。
夏春平:各位網(wǎng)友好,我是做傳媒工作做了多年,有二十年的新聞工作經歷,當過編輯、記者,現(xiàn)在基本上搞管理工作,在工作之余對海外的華文媒體這方面的事情比較關注,也搞一些資料的收集和研究。
主持人:你二十年一直在中國新聞社嗎?
夏春平:以前曾經在《華聲報》,三年前來到新聞社。
主持人:你給我們介紹一下中國新聞社的情況吧?
夏春平:我不知道網(wǎng)友熟不熟悉,我們國家有兩家通訊社,可能大家知道更多的是新華社,其實還有一家就是中新社,這兩家都是國家通訊社。中國新聞社和新華社在定位上是不太一樣的,新華社代表國家官方的一個通訊社,主要對國內,對海外發(fā)布多語種的通稿,所以影響比較大。中國新聞社有自己的特點,它主要的服務對象是香港、澳門、臺灣以及分布在世界各地華文媒體,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服務的通訊社,規(guī)模當然沒有新華社大,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把世界上通訊社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A、B、C、D、E五個等級。像新華社、美聯(lián)社、法新社這些都是屬于A級,中國新聞社定為B級,我作為中新社的一個員工,我多跟網(wǎng)友談幾句話,可能大家不是特別了解。我們的新聞產品主要向海外發(fā)中文稿和新聞圖片,因為我們主要服務對象是港澳臺和海外的華人,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新聞產品服務。
中新社,現(xiàn)在國內大家知道有個中新網(wǎng),還有我們辦了幾本雜志其中有一本比較有名的叫《新聞周刊》,這是自己辦的雜志,提起中國新聞社,提幾件事情在新聞界挺有影響的,大家不知道我們通訊社我們還有電影,我們有一個南海影業(yè)公司,應該在八十年代中期有一個電影叫《原野》,就是中國新聞社拍的,還有《春桃》,還有《北京的故事》,這是我們中國新聞社拍的,當時是以南海影業(yè)公司的名稱拍的,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從1949年到1992年期間,大家知道42年來祖國大陸和臺灣在新聞文化領域沒有任何交流,1992年8月12日新華社有一位記者和中新社的一位記者第一次代表祖國大陸新聞記者赴臺采訪。在八十年代末,1987年,臺灣有兩位記者第一次來中國大陸采訪,這是由中國新聞社接待安排的。
作為一家國家通訊社,我特別要提的,我們有一位記者,在中國新聞界相當有影響的,新聞攝影界每年在世界上有一個評獎,也號稱新聞攝影奧斯卡獎(荷賽獎),第一次由我們新聞社很年輕的記者叫王遙得到了金獎,現(xiàn)在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最年輕的副主席,可能剛三十。我們還有一位攝影記者叫賈國榮,2002年也得了“荷賽”攝影獎,是二等獎,這兩個作為中國大陸的新聞機構能夠在國際攝影界連續(xù)兩次拿到獎,在中國大陸目前只有中新社這一家。大家如果看到我們中新社發(fā)的稿件,包括中新網(wǎng)上的稿件,甚至看到海外的報紙,港澳臺用中新社的稿件,他們有一個印象,中新社發(fā)的文字、圖片有自己的風格、定位。同樣一篇消息,可能我們的寫法跟新華社有非常大的不同,新華社有一種叫新華體,我們中新社叫中新體,可能大家看一些新聞進行一些比較就能看出區(qū)別來,我社有一位副總編曾經說過中新社的文風,叫“短、快、活”!岸獭,就是消息很短,一般3-500字,“快”比較迅捷,“活”文字比較活潑、平實,有可讀性,有人情味,這是針對海外、港臺海外的受眾的特點寫的,所以跟新華體有比較大的不同。
網(wǎng)友:中新社在海外多少家分社?
夏春平:有,我們針對我們中新社的定位和性質,因為港澳臺和海外華人提供多元化的這么一家通訊社,所以我們的是哪里華人多我們就在哪里設點,目前我們在香港、澳門、泰國都有分之機構,馬上在馬來西亞還要設點。還有在歐洲的法國巴黎,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在日本東京,還有在美國的紐約和華盛頓都有分社在那邊。
網(wǎng)友:我們知道去年中新社舉辦了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今年9月準備在湖南長沙舉辦第二屆,當時為什么舉辦這樣的論壇,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夏春平:中新社為港臺、海外華文報紙?zhí)峁┬侣劯寮,在這一點上,我們跟他們有天然密切的供稿關系,這種業(yè)務關系,平時接觸很多,許多香港、臺灣、澳門和海外報紙都是我們通訊社的客戶,給他們提供文字、圖片,平時跟他們業(yè)務交流也比較多,人員往來也比較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當時就考慮能不能把這些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比較分散的華文媒體的老總聚集到一個平臺來,就他們共同關心的問題開展一些面對面的交流、溝通。其實大家都有這種需求,但是誰能把他們籠到一起,我想中新社應該起這么一個作用,給他們搭一個平臺,就華文媒體怎么生存、怎么發(fā)展,怎么與大陸合作,就他們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溝通。同時也覺得我們中新社跟他們有供稿業(yè)務合作關系,也是為了拓展我們中新社在海外的供稿市場、擴大供稿的市場份額。
網(wǎng)友: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怎么樣,是否達到預期的目的,第一屆的主題和第二屆的有什么變化?
夏春平:第一屆在2001年9月在南京開首屆,達到了我們預期的目的,當時參加會的130多家的華文媒體的老總全部到會,像這么一個規(guī)模很大的峰會,在世界上應該是第一次,從來沒有聚集這么多,在此之前,臺灣和香港都有報業(yè)協(xié)會,但都是地區(qū)性的,這種全球性的還沒有。海外華文媒體對那次生命線壇的反響非常好,他們長久盼望有這么一種機會,就不知道哪一家機構有能力把他們聚集在一起,中新社把他們聚集到一起了。
網(wǎng)友:聽說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還正趕上“9·11”,能說一下當時的一些情況嗎?
夏春平:這也是一種非常偶然的事情,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是在2001年9月16日到18日,前期的工作我們都做了很多,許多境外的代表都回了函,把機票都訂好了,誰也沒有想會發(fā)生“9·11”這樣的突發(fā)事件。發(fā)生了這樣的事件,當這個會開還是不開?我們覺得還是應該開,因為“9·11”畢竟地區(qū)性的突發(fā)事件。當時,許多境外的代表也都打電話來,發(fā)傳真來詢問,我們最后決定還是如常召開。不過當時會議確實也受一定影響,許多美國、加拿大的代表把機票都買好了,那次會大概有20多位就沒有出席,但那次會議也有一些美國和加拿大的代表,但是他們都是在“9·11”之前離開了美洲,到了其他國家進行商務活動,都沒有受到“9·11”的影響。在“9·11”之后,在美國和加拿大本土的一些華文媒體的代表就受到了影響,因為當時美國實行航空管制,許多飛機不起飛,機場都關閉,大概有20多位沒有來。我記得有些代表在機場里給我們打電話說,“我們倒不怕死,可是飛機不起飛,我們飛不過來。”
有這么幾件事確實令我們非常感動的,一位是南美巴拿馬的僑聲廣播電臺臺長,他一位臺灣移民。到中國來開會,他得從巴拿馬通過美國轉機才能達到中國。由于美國禁飛,為了參加這個會議,他必須從巴拿馬繞道到哥倫比亞,再從哥倫比亞繞道到英國,又從英國繞道香港,從香港過來,在路上折騰了有48個小時,全部都在飛機上,當時他來參加這個會,讓我們非常非常的感動。還有一位是《世界日報》舊金山版的總編陳裕如,也是臺灣人。他原來定的9月14日的飛機,因為發(fā)生了“9·11”,美國所有飛機不起飛,15日也沒有起飛,到了16日機場才開放,他乘美國開放機場后的第一個航班過來,我們的會是9月18日下午閉幕,他在我們正要舉行閉幕式的時候,從南京的機場趕到我們的會場,他進到會場我們正在進行閉幕式,全體代表對他的到來表示熱烈的鼓掌。由此可見海外華文媒體的代表對這次會議的重視程度、看重的程度相當高。
網(wǎng)友:本屆的華文傳媒論壇準備情況怎么樣?目前國內外參會的媒體大概都有哪些?我們這次論壇將就哪些問題進行討論?
夏春平:今年開第二屆了,我們都定在湖南長沙開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籌備工作在去年已經開始了,今年也是碰上一件令大家比較頭疼的事件,因為在4月份到6月份,整個中國非典的事件,對我們會議的籌備過程有一些沖擊,當時我們在發(fā)請柬的時候,也是非常非常的猶豫,因為這畢竟是一件比較大的事情,中國在那個時候是重點疫區(qū),在境外的代表對這個存有疑慮的,我們也反復做工作、通電話,最后好在6月份以后非典已經過去了,應該說現(xiàn)在非典事件對這次會議基本上沒有什么影響,如果這個會擱在七月份,可能影響有一點。現(xiàn)在工作都準備的相當充分了,海外代表報名參加也非常踴躍,這次規(guī)模超過上一屆,其中一個比較有特點的就是第一屆在美國和加拿大因為受“9·11”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的代表沒有來,這次美國和加拿大代表都能夠如期入會,應該說比較順利。海外現(xiàn)在媒體據(jù)我們現(xiàn)在最新統(tǒng)計,有將近140家境外媒體,大概有150人左右,比上次規(guī)模大一點。還有這次參加會的地區(qū)我們又拓展了一些,在南太平洋斐濟,還有新西蘭也有華文報紙,這兩個國家的華文媒體的代表我們都請到了,而上屆論壇是沒有這兩個國家代表的。
主持人:國內媒體呢?
夏春平:國內媒體主要請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像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臺、國際廣播電臺,經濟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還有一些比較有名的地方知名媒體,像北京青年報,羊城晚報、新民晚報這些比較大的媒體,這次我們也請了一些網(wǎng)絡媒體,像新浪、搜狐這些門戶網(wǎng)站的老總到時候都會如會。我們開這個會有這么一個宗旨,要讓海外的華文媒體跟國內的媒體有一個互動、交流的機會,加上湖南當?shù)氐拿襟w,應該有四十五家境內的媒體參會。
網(wǎng)友:論壇參會者的特點有哪些?
夏春平:有的媒體報我們這個會是華文媒體的峰會。來參加論壇都是媒體的董事長、總編輯、社長,總經理這一類的高層,這也是論壇的第一個特點;第二,分布的地區(qū)特別廣,海外大概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基本上有華文媒體國家的,我們都請來了,地區(qū)分布很廣。第三,媒體的種類比較齊全,有報紙、有雜志、有電視、有廣播,還有新興的網(wǎng)絡,這些都有代表參加。
網(wǎng)友:現(xiàn)在世界華文傳媒總的概括特點有哪些?
夏春平:現(xiàn)在港澳臺、海外的華文媒體總的情況,我大概知道一點,整個華文媒體最多的地方除了中國大陸境內以外,另一個是臺灣,還有香港,這此地區(qū)都是以中文為母語。現(xiàn)在除了港澳臺以外的其他的國家,在東南亞華文報紙歷史是比較悠久的,像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這些地方的華文報紙是相當多,現(xiàn)在一般講海外華僑華人大概三千萬,是這么一個概念,如果把港澳臺加上,可能有五千萬。港、澳、臺因為屬于中國的概念,其他的有三千萬分布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F(xiàn)在據(jù)我掌握的資料,華文媒體在境外的生存發(fā)展到現(xiàn)在應該有188年,海外的第一張華文報紙是1815年在馬六甲誕生的,這個報紙的名稱叫《察世俗每月統(tǒng)計傳》,現(xiàn)在整個的華文報紙分布從那個時候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斷斷續(xù)續(xù)的華文報紙大概有四千種,現(xiàn)在現(xiàn)存的估計有500家左右,這是一個大概的數(shù)字,因為非常精確的數(shù)字沒有人能夠統(tǒng)計的清楚,我們估計是500家左右。港澳臺這塊不說,華文報紙最早是在東南亞,海外三千萬的華人,應該是百分之六七十分布在東南亞,像泰國十分之一的人口是華人,包括印尼也有幾百萬,還有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就不用說了,新加坡有70%都是華人,所以這些地方的華文報紙是最多的,而且報紙都是日報,歷史也是比較悠久,比較成規(guī)模。以后逐漸從東南亞向其它國家和地區(qū)延伸,現(xiàn)在據(jù)我們統(tǒng)計大概有四五十個國家辦有華文報紙,除了東南亞以外,還有北美,以美國、加拿大為主,還有歐洲、西歐華文報紙也是相當多的。
網(wǎng)友:目前比較有影響力的華文傳媒有哪些呢?
夏春平:概念看怎么定義,算不算香港、澳門、臺灣,如果不算香港、澳門、臺灣,就算海外的,影響比較大的是東南亞,因為東南亞還是一個重點,這個地方的華人分布在世界華人總的比例是最多的,還有泰國的,《新中原報》、《中華日報》、《世界日報》,馬來西亞有《星洲日報》,這都是在當?shù)赜邢喈斢绊懙,《南洋商報》,東南亞報紙是日報歷史比較悠久,發(fā)行量都有幾十萬,除了東南亞一塊,歷史比較悠久,有一百多年的華文報紙的歷史,讀者群相對比較集中,也比較大。在東南亞以外的,美國的華文報紙是最多,美國現(xiàn)在據(jù)資料統(tǒng)計,我記得去年看到美國官方的一個統(tǒng)計數(shù)字,大概在美國的華人是243萬,那里的華文報紙是比較多,有日報、周報、雙周報大大小小接近100種,發(fā)行量最大就是臺灣聯(lián)合報系在美國辦的《世界日報》,在美國華文報紙里最有影響力,在美國大的幾家華文報紙,一個是《世界日報》,然后有《新島日報》,還有《僑報》,還有《明報》,這幾家報紙都是日報,其他的報紙大部分是周報,甚至是雙周報,有一份資料統(tǒng)計,《世界日報》在美國里除了英語以外的其他語種里面,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就是《世界日報》。國外的報紙的發(fā)行量和影響力不可能跟國內比,因為它的讀者對象--懂中文的華人人口數(shù)量和國內是沒法相比的。
網(wǎng)友:改革開放以后,中國人大量移居海外,他們對海外華文媒體有什么影響嗎?
夏春平: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出現(xiàn)相當一批通過有留學、經商、勞務、投資各種渠道移居到海外,官方的統(tǒng)計近二十年有180萬左右,實際上這個數(shù)字比這個更多,因為有些是合法的,可能有些是不合法的,這個數(shù)量相當大。相當一批中國人移居到海外,在海外工作、生活、留學,也培育了一種華文媒體生存的環(huán)境,在境外華文媒體在這個時候也遇到比較好的發(fā)展機遇。我前年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談到這個問題,把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從中國大陸通過留學、探親出去的人稱為新移民,他們跟到東南亞做打工仔不一樣,這些人知識水平比較高,在19世紀甚至更早以前,中國人移居到海外大量的都是在東南亞,直到目前為止,東南亞的華僑華人占世界華僑華人總量最多的;新移民完全不是這樣,極少到東南亞的,基本上到移民國家,像歐洲、澳洲、加美洲這些地方去。這幾年出現(xiàn)一個新的現(xiàn)象,新移民去了以后,一批新移民在當?shù)鼐娃k起了報紙。大概二十年來,海外整個華文報紙的數(shù)量有非常大的增長,但并不是在東南亞地區(qū),而是在東南亞以外的其他地區(qū)。一份報紙誕生出來,必定有一個土壤、環(huán)境:讀者群在哪里?發(fā)展空間在哪里?這個跟中國人移居到海外的區(qū)域流向有很大的關系。有四個地方是新移民去最多的地方,由此而一大批新移民辦的華文報紙應運而生,第一個就是北美,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代表,中國人到那邊去比較多;第二個是在澳洲,澳大利亞;第三個就是日本,日本的中文報紙這幾年也是非常多的;第四個點就是東歐。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歐洲也有華文報紙,但都集中在西歐,那時候西歐的華人比較多,浙江溫州人去的比較多。在此之前東歐是完全沒有華文報紙的,東歐是社會主義國家,很少吸納中國移民,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東歐巨變后,大量中國人移居東歐,于是便出現(xiàn)華文報紙,現(xiàn)在越來越多,比較典型的有匈牙利、俄羅斯、羅馬尼亞、南斯拉夫這些國家都有華文報紙。新移民的出現(xiàn)催生了新移民的華文報紙,我覺得這些新移民華文報刊的出現(xiàn)也為源遠流長的海外華文媒體的長河中平添了絢麗的浪花。
網(wǎng)友:海外的華文媒體同中國國內的媒體有哪些不同之處,它的功能又是什么呢?
夏春平:這是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但是我還是愿意談一談。海外辦的華文媒體跟國內辦的報紙有哪些不同?前年我開會的時候,一位日本的華文報紙的老總說了一句比較通俗的話“在國外辦報紙跟國內辦報紙有非常大的不同,最根本的是少了一個中宣部,同時也少了一個財政部”,這變壓器有一定的道理。在國外新聞是自由的,不會受其他的管制,辦報紙非常容易,只要你申請登記,有資金就可以辦起來。為什么叫少了一個財政部,這個話說的比較形象,國內許多報紙在以前都是有財政補貼、政府補貼的,而在國外辦華文報刊是沒有任何的補貼,完全靠自己經營,當做一個企業(yè)來經營,拉廣告,搞發(fā)行,自生自滅,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不同。
網(wǎng)友:為什么中國人有在海外辦華文媒體的傳統(tǒng)還是愛好?
夏春平:中國移民海外歷史可能也有2-300年了。中國人一到海外,有三件事情必定要做,第一是要開餐館,第二是要辦華文學校,教育自己孩子學中文,第三個到哪里一定要辦報紙,這是很深層的問題,我也經?紤]這個問題,中國人有這么一個特點,到了哪個地方,餐館、中文學校、華文報紙,一個都有不能少,好象有遺傳似的。許多中國人到了海外語言并不是特別好,比如到德國,你看德文報紙,語言不過關,根本看不懂,第二,即使當?shù)卣Z言過關了,作為當?shù)厮趪闹髁鲌蠹埡苌賵蟮乐袊臇|西,你中文報紙既報道當?shù)厣鐓^(qū)新聞,當?shù)厮鶉l(fā)生的大事,同時一定會報道中國的事。海外的中國人很需要這種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華人雖然身在海外,但可以通過中文報章的方塊漢字保持祖籍國和中華民族文化的維系。
網(wǎng)友:現(xiàn)在海外的傳媒生存狀態(tài)怎么樣?存在著哪些問題?
夏春平:海外華文媒體生存狀態(tài)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步履艱辛、生生不息”。我也考察過很多海外的華文媒體,我覺得他們的資金、他們的人員素質遠不如國內,跟國內相比有相當?shù)牟罹,他在外面辦報紙,一是有一種延續(xù)中華文化的意愿,同時也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報紙要經營要贏利,辦一個報紙,要雇好多雇員,同時也要養(yǎng)活自己,也要向當?shù)厮谡欢。國外這些華文報紙的人員素質有一些是專業(yè)的,有相當一部分新移民華文報刊的編輯人員都從國內出去的,有原來干過傳媒的,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在出國前和媒體沒有任何關系,只能是邊學邊干,條件相當艱苦。但是他們有一個共性:為當?shù)氐娜A僑華人服務,為他們在所在國的生存和發(fā)展,為他們保持與中國的聯(lián)系提供各種信息和服務。
網(wǎng)友:有沒有中國人在海外辦英文的報紙呢?
夏春平:中國人在海外辦中文報紙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他們在海外辦當?shù)卣Z言的報紙在近幾年也有,比較有典型的是在2000年,美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華人叫“方李邦琴”,一個成功的華人企業(yè)家,在美國舊金山收購了一家當?shù)胤浅S绊懙挠⑽膱蠹埥小队^察家報》,這是一家英文日報,這個事情在整個美國主流社會引起相當大的振動,包括華爾街日報、美聯(lián)社都發(fā)了消息。它是一家英文日報,意義很大,不光是資金運作,收購了一家報紙,還有一層更深的意義,中國人也能辦英文報紙,而且是從美國人手里收購這么一個大的報紙。方李邦琴女士這次也來參加第二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還有一個現(xiàn)象,在日本、澳洲也有一些新移民華文報刊也開始一些當?shù)厮趪俜秸Z種的報紙,但都不是純粹的,是一種雙語,即這個報紙有一部分是中文編輯排版,有部分是英語、俄語、日語等等,以中文為主的雙語報紙也開始出現(xiàn)了。
網(wǎng)友:中國人在國外辦國外媒體,外國人在中國不能辦他們母語的報紙?
夏春平:一個報紙要生存肯定要讀者,中國人在海外很多,有幾千萬在海外。中國有三千萬人分布在世界各地,有一個讀者群,辦報紙辦給誰看,這是一個基礎。在許多國家,特別是在美國、加拿大,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國家,也比較重視多元文化,而且在新聞方面是絕對自由的,辦一張報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隨便在政府注冊就可以拿一個牌照,辦報紙非常容易。相反,外國人在中國為什么沒有辦成報紙,我們可以從這個原因來反推,因為辦報紙首先要有讀者群。在改革開放前,外國人在中國的數(shù)量是很少的,現(xiàn)在可能會多一點,但占人口的比例極少,沒有形成一個相對穩(wěn)定和較大的讀者群。又因為英語是一種世界性語言,實際上中國政府已經在為這些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想到了,我們辦有英文報,北京、深圳、上海都有英文日報,現(xiàn)在中央電視臺9頻道是全英語頻道。但是反過來在其他的國家,政府不會為生活在當?shù)氐闹袊宿k一個中文電臺、報紙為你服務,我們國家做到了,我國已有英文報紙,還有英文電臺、電視臺,像國際廣播電臺,CCTV-9。
網(wǎng)友:隨著中國進入WTO,我們國內的媒體步伐也越來越快了,現(xiàn)在國外媒體和國內的媒體都需要發(fā)展和合作,你覺得國內和國外的媒體都需要哪些合作,這些合作都有哪些優(yōu)勢?
夏春平:加入WTO以后,給境外華文媒體向中國內地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機遇,中國境內的一些媒體向世界其他地方拓展提供了一個空間,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實際上在這之前,中國大陸的一些報紙、電臺、電視臺其實跟海外的一些華文媒體已經都有一些合作、交流,據(jù)我所知,有一本《女友》雜志,在澳大利亞專門出了澳大利亞版的《女友》,包括上海的《新民晚報》在美國也有美國版,在當?shù)匾舶l(fā)行。中央電視臺跟港澳臺交流更多,跟美國、澳大利亞,他們也有中央電視臺交換節(jié)目,這種合作都是相互的,同時境外的一些媒體跟國內的媒體合作也非常多,比如說他們一些電臺、電視臺要中國國內的新聞機構提供資助節(jié)目,甚至有些報紙和電臺在中國境內就設立了的辦事處、聯(lián)絡站,有些活就在國內干,制作一些版面,特別是新移民華文報紙有好多版面,海外任何一家華文報紙一定有相當?shù)钠欠磻袊箨懶侣劦,而在報道中國新聞方面,大陸提供的咨訊是最權威、最快捷,因此有些華文報紙的部分版面是在中國大陸制作的,現(xiàn)在通訊比較發(fā)達,通過網(wǎng)絡、電子郵件,這個東西一下就完成了,成本也比較便低。我們中國新聞社專門有這么一個部門叫海外中心,就是專門為海外的華文報紙?zhí)峁┻@種服務的。
網(wǎng)友:中新社的內容從哪兒能看到,目前是不是就是中新社的網(wǎng)站?
夏春平:我們中國新聞網(wǎng)的網(wǎng)站可以看到新聞,我們每天發(fā)到100多篇的新聞通稿,通過我們的發(fā)稿系統(tǒng)發(fā)到海外。香港、臺灣、澳門和海外的華文報紙同我社有長期的供稿合作關系,同時我們也為國內一些晚報、都市報,提供一些文圖稿件。
網(wǎng)友:中新社是通過發(fā)這些稿件來盈利,還是完全靠國家支持?
夏春平:國家也有支持,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我們?yōu)榭蛻籼峁┮孕侣劗a品為主的多元化的服務來獲利,我們有拍電影的,有做雜志的,還有圖片銷售,我們專門有一個中國圖片網(wǎng)絡銷售網(wǎng)。
網(wǎng)友:你預計本屆的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會有哪些亮點?
夏春平:這次探討的問題比上次更深層一點,更吸引人一點,我們上一屆論壇主要講新世紀海外華文媒體如何面對網(wǎng)絡的沖擊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這次主要講華文媒體跟中國大陸媒體的關系,中國加入WTO以后,中國的媒體怎樣走出去,境外的媒體怎樣走進來,我們設了好多題目,比如海外的華文媒體如何利用中國大陸的發(fā)展來壯大自己;海外華文媒體如何跟中國大陸的媒體加強合作;海外華文媒體如何客觀、準確的報道中國新聞。
網(wǎng)友:你還主持世界華文傳媒年鑒的工作,這是海內外第一本《世界華文傳媒年鑒》,做這個《世界華文傳媒年鑒》是出于什么考慮?
夏春平:真正做《世界華文傳媒年鑒》難度比較大,首先不知道由哪個機構做這個事情比較好,中國新聞社做這個事情比較順理成章,它有這個優(yōu)勢、有這個條件,做這個東西難度也比較大,因為我們所有的資料都要來自于海外,所以在收集資料方面是相當?shù)钠D難,費了很多時間和周折。大家都在海外辦華文媒體,不可能像國內一個文件下去,他就提供各種資料、圖片,但我們還是想各種辦法努力地去做這件有意義的事。我們深知,華文傳媒是炎黃子孫艱苦奮斗歷史的見證者、記錄者,是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維系華夏文化、增加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支柱,是世界新聞傳播體系中極具民族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海外,作為華僑華人維護族群利益、推進族裔和睦的輿論載體,華文傳媒對幫助和促進華僑華人在海外立足、發(fā)展、融入當?shù)厣鐣恢卑l(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所在國多元文化的奇葩,海外華文傳媒是華僑華人與祖國、家鄉(xiāng)溝通聯(lián)系的橋梁和紐帶。不知有多少出資人、出版人、辦報人為世界華文傳媒的生存與成長無私奉獻,其間不知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可惜大多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妒澜缛A文傳媒年鑒》的問世,是世界華文傳媒發(fā)展史上一件值得慶賀的事。而我們今天編輯這樣一本《年鑒》就是旨在存史:側重追尋港澳臺和海外華文傳媒的發(fā)展蹤跡,并為之留下一份真實、客觀、完整的資料,既可告慰先賢,并讓后人少有今日失珠之憾!我們從去年開始組成了一個班子,專門做本書資料的收集工作,同時請了國內外的一批專家學者和朋友來幫助我們。
網(wǎng)友:里面大概都有哪些內容呢?
夏春平:內容我們分十三部分,其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內容,就是世界各國的華文傳媒的概況,這個概況是非常有價值的。比如美國的華文媒體現(xiàn)在發(fā)展到什么狀況,加拿大發(fā)展的怎么樣、日本發(fā)展的怎么樣,澳大利亞發(fā)展的怎么樣,我們在《世界華文傳媒年鑒》都有分篇敘述,不僅僅是資料的堆砌,同時也經過一些整理加工,歸納分析,也提出了一些觀點。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港澳臺及海外華文傳媒名錄,現(xiàn)在在海外大概500種華文媒體,包括報紙、電臺、雜志、網(wǎng)絡全部收集下來,就是一個名錄,雖然是資料性的,但是非常有意義,最起碼它可以給國內媒體跟海外媒體聯(lián)系提供一些便捷。
網(wǎng)友:你在《華聲報》工作過,你在那兒工作和現(xiàn)在的工作感覺有什么不同?你覺得新聞工作能給你帶來什么快樂?
夏春平:《華聲報》比較單純一點,現(xiàn)在到了中國新聞社,這個機構比較大,我們自己有雜志,有拍電影的,有網(wǎng)絡,是一個國家級通訊社,業(yè)務范圍也比較廣,內容也多多了。從事新聞工作有這么多年,我覺得做新聞工作很激情,具有挑戰(zhàn)性,總是有做不完的事,經常有興奮點。
主持人:今天時間過得很快,我們一個小時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先預祝第二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夏先生參加新浪的聊天,也謝謝各位網(wǎng)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