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自2月23日B1版刊登《孫道臨接受采訪要收費》一文后,引起社會各界不同反響。有的認為采訪對象付出了勞動和時間,收取一定的費用無可厚非,對采訪收費持贊賞態(tài)度;有的則認為是有,F(xiàn)行做法和誤導公眾,對之進行批評。
接受采訪到底該不該收費,本版將展開討論,歡迎廣大讀者積極參與,F(xiàn)刊發(fā)法律人士孫國瑞《采訪收費有啥不對》一文,僅代表一家之言。
———編者
2005年春節(jié)過后,“中國電影百年”紀念活動剛剛拉開序幕,就發(fā)生了一樁讓不少國人頗感新奇的事情,即孫道臨先生接受采訪要收費。
據(jù)媒體報道,為了做“走訪老電影人”系列專題的需要,《羊城晚報》記者致電老電影藝術家孫道臨先生,表明了采訪意圖。該記者曾前后三次接通孫道臨先生的電話,孫道臨先生均堅持說,他要收費才接受采訪。記者表示:沒聽說過有采訪付費的先例。孫道臨先生回答:那是你不知道。我說的話是受知識產(chǎn)權法保護的。
針對孫道臨先生的上述舉動,人們議論紛紛,褒貶不一。在此,本人作為法律學人也想發(fā)點兒感慨。
首先,我認為,孫道臨先生接受采訪收費的要求無可厚非。大家知道,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知識有價,經(jīng)驗有價,信息有價。對于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人們在取得的時候都需要依市論價,或者協(xié)議論價。被采訪者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過程中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即付出了勞動),把自己的經(jīng)歷、經(jīng)驗、體會和知識等提供給媒體,媒體將采訪得來的信息編輯、整理、使用以后支付適當?shù)膱蟪暧惺裁床煌啄?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不正是我們當今社會所大力倡導和追求的文明風尚嗎?至于付費采訪行為會危害社會氛圍,使公益性原則遭到破壞,會使社會形成“一切東西都可以用錢收買”的觀念等擔憂,在本人看來純粹是杞人憂天,我們國人辨別是非和承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還沒那么差吧?
其次,我也想說,有人(特別是影視圈里的人)指責孫道臨先生的做法與其身份不符。言重了吧!孫道臨先生的演員身份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嗎?
此外,還有言論稱:孫道臨先生是老一輩電影工作者,記者采訪他有關(中國)電影百年的事情,他應該積極配合,因為這是本職工作。那么,我忍不住要問一問:演員的本職工作到底是什么?孫道臨先生必須接受記者的采訪嗎?
也有人評論說,媒體作為公眾媒介是為大眾服務的,孫道臨先生的做法會誤導公眾,與我們譴責多時的“有償新聞”本質是一樣的。我認為這種評論才會“誤導公眾”。
另外,有評論說,西方社會媒體是屬于私人財產(chǎn),而中國媒體是屬于國家的等等。我奉勸該類評論的發(fā)表者研究一下私人財產(chǎn)和國家財產(chǎn)的關系問題,特別是我國的國家財產(chǎn)所有權問題后再來發(fā)表宏論。
再次,孫道臨先生在回答記者時表示:我說的話是受知識產(chǎn)權法保護的。我并不是對所有采訪都會要求酬勞,只有涉及知識產(chǎn)權的采訪我才會這樣做。孫道臨先生的上述言論不正是我們國人的知識產(chǎn)權保護意識確實提高了的充分證據(jù)嗎?這可真真是一件大好事!目前,為了提高我國的科技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進一步增強綜合國力,我國正在下大氣力制定并推進國家知識產(chǎn)權戰(zhàn)略,國務院各部委正在積極穩(wěn)妥地開展與知識產(chǎn)權管理有關的工作,普及知識產(chǎn)權法律知識也是我國近年來普法工作的重點之一,并且已經(jīng)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孫道臨先生的言行就是“階段性成果”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可喜可賀呀!
最后,我特別想對媒體提點兒建議:
作為輿論宣傳工具和為社會提供有償服務的媒體,與被采訪者之間應當建立和諧的互利合作關系。比如,被采訪者對于媒體的采訪要求有權做出是接受還是拒絕的選擇。和諧的互利合作關系的建立可以通過合同等合法方式,將媒體與被采訪者的權利義務確定下來,逐漸形成社會公認的一般規(guī)則或者慣例。就如同我國書籍報刊等出版機構已經(jīng)實施多年的出版合同制度那樣(盡管該制度尚存諸多毛病),做起來難度不大,而且成本低廉,簡單實用。不知媒體的頭頭腦腦們以為然否?
(據(jù)法制日報 作者孫國瑞系北航法學院常務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