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文/國語
李金斗與張?zhí)N華幾十年相敬如賓
李金斗是北京人,父親在他1歲時,拋家去了美國,母親在他7歲那年憂郁而死。因此,他從小與比他大4歲的哥哥相依為命。13歲那年,李金斗進入北京曲藝團學說相聲,在這里他認識了自己的終身伴侶張?zhí)N華。張?zhí)N華比李金斗小1歲,滿族人,家境優(yōu)越,在曲藝團學唱單弦。兩人一起學習,一起長大,結下了深厚的感情。1971年舉行了婚禮,不久,就有了兒子李闊,一家三口過著平靜而安寧的生活。
李金斗為人豪爽大度,在演藝圈里口碑很好。生活中,他們夫妻倆幾十年來相敬如賓,感情甚篤,是圈內(nèi)有口皆碑的恩愛夫妻。
2005年12月末,李金斗和妻子熱熱鬧鬧地為兒子李闊舉辦了婚禮,很多圈內(nèi)好友和社會人士前來祝賀。李金斗和張?zhí)N華端著酒杯,來來往往地給賓客們敬酒,夫妻倆的那份默契和從容,羨煞旁人!
姜昆和李靜民在北大荒收獲愛情
姜昆和李靜民是一見鐘情,他們一見鐘情是在38年前去北大荒兵團的列車上。1968年6月18日,姜昆在開往北大荒列車上認識了一個人,這個叫李靜民的后來成了他的妻子。
姜昆在火車上即興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拔耶敃r寫了個《毛主席語錄歌》,當時我太太是獨唱演員,就讓她去獨唱,逼著她學。唱完了《毛主席語錄歌》,我后邊又給加點兒首都的紅衛(wèi)兵小將來到祖國的北大荒滿懷革命志氣,雄偉志愿,開發(fā)建設祖國邊疆,毛主席的話兒,我們一刻不能忘,不能忘,就像那朵朵葵花永遠向著太陽……”李靜民后來說,她覺得姜昆特有才氣。兩個人合作得非常成功,受到旅客們的熱情歡迎。從此,兩個人心中就有了對方。
倆人于1976年9月7日正式登記,1977年1月1日舉辦了婚禮。一曲定情的結果是相守至今30年。
姜昆和李靜民結婚3年,才生了女兒姜珊,小名南南。姜珊不僅能彈還能唱,她天生一副好嗓子,現(xiàn)在姜珊已經(jīng)長大成人,并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yè)。
馮鞏與艾慧23年恩愛如初
馮鞏與艾慧結婚23年來恩愛如初,在影視圈內(nèi)是有目共睹的。馮鞏和艾慧是在天津市第26中學讀書時相識的。馮鞏上學時愛好廣泛,打籃球、下象棋、唱京劇、拉京胡、講故事、說笑話,樣樣精通。由于勤奮好學,他很快成了宣傳隊的文藝骨干。當時,聰明活潑的艾慧也是宣傳隊的一名成員,在平時的排練、演出中她與馮鞏經(jīng)常合作。由于艾慧年齡比較小,馮鞏對她很照顧,他們就這樣相識并相愛了。
馮鞏與艾慧是1983年結婚的。當時,雖然沒有婚紗,沒有房子,但兩人都感到幸福。同年,馮鞏因出色的文藝才華被選到鐵路文工團,因戶口無法進京,馮鞏只好把愛巢筑在了天津,人到北京上班,一對恩愛夫妻成了牛郎織女。兩年后,馮鞏解決了自己的戶口問題,接著又東奔西跑,用了3年時間,把妻子調(diào)到了北京,被分配到中國唱片社工作。
結束了兩地分居的生活后,馮鞏又面臨著沒有房子的窘境,一家三口就住在了排練廳的一角。隨著知名度的提高,馮鞏的演出越來越多,一年難得在家住上兩個月。艾慧一個人在家操持家務,白天騎一個多小時的單車上班,晚上還得趕回來哄孩子、洗衣服、做飯。日子雖然過得很艱辛,艾慧卻很理解馮鞏。如今家庭雖然衣食無憂,但夫妻感情依然恩愛如初。近幾年來,只要有時間,馮鞏都堅持帶妻子和寶貝兒子外出旅游。
牛群愛上師傅的女兒劉肅
牛群祖籍山東,長在天津,是共和國的同齡人,1974年正式調(diào)入北京軍區(qū)戰(zhàn)友文工團從事相聲創(chuàng)作和表演。
劉肅的父親劉學智是戰(zhàn)友文工團的曲藝編劇,母親是全總文工團的歌唱演員,當時的牛群由于缺乏正規(guī)的專業(yè)訓練,需要“惡補”,就經(jīng)常到劉家拜師求學。牛群比劉肅大8歲。
劉肅喜歡曲藝創(chuàng)作,在父母的點撥下,常弄些筆墨,有時也會拿張凳子坐在牛群旁邊,靜靜地聽牛群談相聲,說表演。在潛移默化中,下意識地和牛群拉近了許多。
牛群和劉肅自1982年走進婚姻殿堂后,就達成共識:家庭是大廈,事業(yè)是地基。要想家庭穩(wěn)固,就得倆人的事業(yè)都成功。
牛群36歲時才得子。孩子尚未出世,牛群就張羅著給孩子起名,在全文工團的范圍內(nèi)來了個有獎征名,聲稱無論是誰,只要給孩子起的名字一經(jīng)采用,就獎給15塊錢。于是大家群策群力,什么牛鼻子、牛眼睛、牛角、牛皮、牛毛……真是花哨透了。最后還是孩子的姥爺說,就叫“牛童”吧,意思是騎在牛背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摘自《家庭周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