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騎摩托車回家,除了票難買,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省錢,那么騎摩托車回家到底能省下多少錢呢?接著看記者的采訪。
現(xiàn)在雖然是冬季,但是廣東今年的氣溫還是比較高,人戴著頭盔會有悶熱的感覺。陳俊森告訴記者,雖然騎車可以吹風(fēng),但是體力消耗非常大,身體也會發(fā)熱出汗。
記者:“怎么停下來了呢?”
男:“手出很多汗,洗一下,太熱了,這樣安全一點,安全第一,太熱了。”
除了天氣熱之外,陳俊森的妻子告訴記者,孩子由于起的太早,在摩托車上坐著就睡著了兩次。而她怕把孩子吵醒,胳膊也不敢動。就這樣媽媽左手是一個裝滿行李的袋子,右手是孩子的腦袋,由于長時間都是這一個姿勢,坐得腿腳都麻了,實在堅持不住的時候,就把腿腳在摩托車上抬高一點,稍微放松一下。
“睡著還好抱一點,他如果不睡著,動來動去不戴那個頭盔,還要更辛苦一點。”
一路上,陳俊森就這樣在車流中穿行,路況好的時候,他也會騎的快一點。有車經(jīng)過的時候,就會非常小心地減速。然而在這漫長的回家路途中他們并不孤獨,還有很多的返鄉(xiāng)摩托車伴隨在他們左右。只不過他們都在忙著趕路,顧不上互相之間的交談。中午11點半左右,陳俊森到了廣東德慶的一個休息點,他決定在這里停下來休息。從吃早飯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5個多小時了。經(jīng)過這么長時間的路程,記者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難受的現(xiàn)象。
記者:“坐了幾個小時了?”
小孩:“6個多小時了!
騎摩托車的辛苦,我們從孩子的表情和父母的擔(dān)心中,可以體會出來,那他們?yōu)槭裁催要選擇騎摩托車回去呢?
“因為那個車費太貴,300多公里,300塊,一家人回去你看要多少錢,三個人就要1000,加上吃飯1000多塊,一來一回你算多少錢了。打工呢,一共一個月就沒有2000塊錢,一般就1000多,一來一回就省了好多,摩托車加上吃飯,100左右,100同2000多,多少倍,差的很遠!
騎車回家對這些打工的農(nóng)民工來說,可以節(jié)省將近一個月的工資。在休息點,記者還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的摩托車停下來休息,他們騎車回家的原因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方便、省錢。
“每公里多少油?”
“一公里一毛多一點。好的車就1毛2, 差點的就1毛5每公里。開摩托車,我來回一百夠了。”
“我辛苦一天,我就賺300多了。我打工一天才賺幾個錢啊!
記者在休息點看到有一家人在摩托車的后座上載著小狗,那位農(nóng)民工告訴記者,是鄰居給的小狗,怕回家過年沒有人喂養(yǎng)而餓死,就把小狗帶回家一起過年。這些農(nóng)民工每個摩托車的后座都裝著滿滿的行李,大包小包都高過人頭,有小型電器,有帶衣服的,此外還有不少帶著空油壺回家的。
“帶花生油回去,一壺油能省多少錢?”
“在超市買80多,在家買60多!
雖然油壺很輕,但是占很大的空間,這樣危險性就更高。他們?yōu)榱耸资,不惜帶很多行囊,雖然他們都樂觀的表示,沒有什么問題,高要市交警公安交警大隊綜合中隊的隊長譚東友告訴記者,作為交警部門不提倡騎車回家,因為摩托車的安全系數(shù)不高,載人長途跋涉,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天氣冷的時候,開上百公里的摩托車,手腳都凍僵了,有時候交警攔他們下來休息的時候,人馬上就摔倒了。
“說實在的他們都是挺辛苦的。好像候鳥一樣飛來飛去,農(nóng)民工買票比較困難,這也是一個方面,同時他們賺錢也不多,摩托車幾百塊,節(jié)省一千幾百塊,對他們來說,挺重要的 說實在的!
這樣一算賬,騎摩托車回家確實很省錢,2000多元,那可是一個月的工資。他們騎摩托車回家本就是為了省錢省事,但在路途中遇到的這些意外情況以及其中的艱辛、焦慮和無奈,使得他們回家的路顯得尤為漫長。
那么陳俊森一家在回家的長途跋涉中,又會經(jīng)歷什么狀況呢?我們的記者,一路跟隨他們,與他們一同體驗回家的路。
陳俊森一家一路上不敢休息太多,因為休息的太久,就意味著回到家會更晚,而老家附近的山路,對摩托車駕駛來說會更加艱難。中午12點多,到達廣東省封開縣,他們決定在這里吃中午飯。但為了節(jié)省時間和金錢,他們只點了兩份炒粉,媽媽和孩子一起吃一份。
“吃飯和平常一樣,早點吃了,到中午12點吃,基本上都是到晚上了,快點吃!
解說:就在他們準備再次出發(fā)的時候,細心的陳俊森在檢查摩托車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車有漏機油的現(xiàn)象。
“摩托車怎么了?”
“摩托車漏油了,看下夠不夠油,要不夠油,油到這個地方就沒有問題,不知道它路上就漏了,這個密封膠可能不夠好吧!
為了防止摩托車的油漏光,而發(fā)生危險,陳俊森去路邊的商店,花了15元買了一壺機油。經(jīng)過簡單地休整后,陳俊森又騎上了摩托車,不過可以明顯看出孩子非常不愿意上車。而在接下來的這段路途中,我們能感覺到陳俊森在開車的時候,速度上的變化,從剛剛出家門的輕快,興奮,到現(xiàn)在出現(xiàn)明顯的疲態(tài),車速也明顯慢了下來。
“累,一句話就是累,手累,腳累,心里就這想,哎呀,快一點啊,到了家就好了,但是又不可能開那么快。”
隨著騎車回家的人數(shù)增多,交通隱患也尤為突出。為了預(yù)防長途摩托車駕駛員發(fā)生事故,肇慶市公安交警部門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一個措施就是搞長途摩托車休息服務(wù)點,全市建了20多個服務(wù)點,提供藥物,茶水,還有些粥和姜水等暖身的食品;
“讓他們坐下來,喝喝熱茶,喝喝熱粥,我們還發(fā)放一些紙巾,雨衣雨具之類的,勸他們慢行,平安到家。必要時車多了我們還用警車,帶路壓車速。帶他們平安經(jīng)過我們轄區(qū)!
返鄉(xiāng)農(nóng)民工:“很好,真的很好,人坐一會真的很舒服。這里又有粥喝,又有糖水喝。還有警察真的,很辛苦。整天在這分粥分糖水。真的很感謝他們!
此外,每天在休息點都有醫(yī)生值班,為一些發(fā)生意外的人員進行傷口處理。值班醫(yī)生告訴記者,每天都會接待十幾位受傷的農(nóng)民工。說話間,就有一位摔傷的摩托車駕駛員過來包扎傷口。
“胎爆了,車頭就輕,就摔傷了!
甘水波隊長告訴記者,他們在值班期間經(jīng)常遇到這些問題。昨天在263省道上,廣陵大隊的兩個警察,在深夜巡邏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水溝里躺著一對騎摩托車回家的夫妻,并第一時間送往醫(yī)院。而遇到小麻煩的農(nóng)民工就更多了。
“摩托車的鏈子松了,緊一下。那個螺絲,一路走,一路上擰!
“本來我是走云浮那邊的,走錯路了,走到這邊了。”
“繞了100多公里。”
“這樣會耽誤多久?”
“差不多兩個鐘頭,本來我走那邊不用那么多過路費,那邊的過路費都撤了,可以省10多塊的過路費呢,所以又浪費時間,又浪費錢!
而此時的陳俊森已經(jīng)到了回家途中的中間路段,過了當初的興奮期后,正處在精神上和身體上最疲勞的時期,為了給自己提精神,陳俊森通過不停的計算離家的距離。
“算到梧州120公里,這里到梧州市20多公里!
下午3點鐘,摩托車通過321國道,達到廣西界。而這里的路變得更為崎嶇,這條路有12彎的美稱,沿途的風(fēng)景也是非常漂亮,這些美景以及曲折的山路,對開摩托車來說,并不是什么好的現(xiàn)象,反而更難駕駛了。這時氣溫也開始下降,明顯能夠看到,他們已經(jīng)凍的開始發(fā)抖。
“冷了是吧?”
小孩:“冷。”
男:“冷,挺凍的。路上很大的風(fēng),開摩托車很難開,那個風(fēng)吹的!
雖然天氣是越來越冷,不過陳俊森的心情卻是越來越興奮。
“還有十多公里就到家了!
“差不多了,一到這就來精神了!
陳俊森的妻子也在路邊的小攤上買了點水果,她告訴記者,家里還有老人和孩子,要給他們帶些吃的回去。在最后十幾公里路上,陳俊森的心情開始有點興奮,雖然這段山路并不好走,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摩托車的速度比先前快了不少。晚上7點多,一家人總算是平安的到達家里。
“興奮啊,心都安下來了。”
不過陳俊森沒有想到的是,由于路上的大風(fēng),把通往家里的電線刮斷了,家里也停電了,不過停電并沒有影響他到家的喜悅之情。坐下來之后,他回想起這一路13個小時的行程,一直給記者說他算是非常幸運的。
“今天我們回家還算比較順利的,摩托車沒出什么問題。我很擔(dān)心的,摩托車是肉包鐵,汽車是鐵包肉的,碰到一點點,你就完了!
一家人團聚的喜悅很快就把辛苦沖淡了,陳俊森夫婦和家人都非常高興,有說有笑,老人看到自己的子女平安回來,臉上流露出了高興的表情。陳俊森告訴記者,其實在家也歇不上幾天,差不多初五到初八期間,又要開著摩托車返回廣東南海市。
記者:“又要13個小時,我聽你的意思是并不愿意開車去?”
男:“是不愿意,百分之百的不愿意,一般能夠過得去,就不會開了,開摩托車是很辛苦的,沒開過的就以為很好,以為開摩托車又省錢,又方便,其實很累很累的!
在記者離去的時候,陳俊森一家人還沉浸在高興的氣氛之中。夜幕降臨,記者在回去的路上還看到了很多正在路上趕路的農(nóng)民工朋友。而交警依然堅守在休息點,為需要幫助的農(nóng)民工提供服務(wù)。2月21號早上,陳俊森一家又再次騎著摩托車,踏上返回廣東的路。
半小時觀察:關(guān)注風(fēng)景背后的無奈
驚人的旅途勞頓與短暫的幾日團聚,不親身經(jīng)歷是很難理解的。然而,這對那些騎車回家過年的朋友來說,是最幸福的時刻。在交通越來越發(fā)達的今天,春運已不只是“鐵路、公路、航空”老三件,如今摩托車的加入,雖然安全程度難以保障,但卻成為春運隊伍中的第四支力量。三十萬鐵騎上路,確實是一道特別的風(fēng)景,但我們更多感受到的卻是那種辛酸和悲涼。廣東肇慶交警上街疏導(dǎo)指揮,還在路上設(shè)置專門休息點,令人心生溫暖,但30萬摩托車返鄉(xiāng)大軍,是農(nóng)民工兄弟無奈的選擇。我們期待每年回家時,更多的農(nóng)民工兄弟不再這樣“無奈”。
(主編:孟慶海 編導(dǎo):張嚴勝 攝像:張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