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以來,港股與內地A股走勢可謂背道而馳,恒指7%的累計漲幅與滬綜指1.52%的跌幅形成鮮明對照。此種差異走勢多少有些令人費解,畢竟,隨著A+H股份數量的增多以及兩地資金同質化趨勢漸顯,港股的走向已經由單純跟隨美股轉為A股與美股的共同作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受A股的影響更大一些。
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港股走出獨立于A股的行情?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這些因素能否繼續(xù)發(fā)揮作用?
香港一直是資本流動最為自由的區(qū)域,國際熱錢的流入與流出對港股走勢有決定性作用。9月以來,從港元匯率的變動不難看出,資金再度流入香港市場,而導致資金流入的因素有兩個:一是全球風險偏好再度升溫;二是人民幣匯率意外大幅升值。這是導致港股出現獨立行情的主因。
近半年以來,風險偏好成為全球資本市場運行所遵循的邏輯和主線,從歐債危機的爆發(fā)與緩解,到美國上市公司相繼披露強于預期的中期業(yè)績,再到對于全球經濟二次衰退的擔憂,基本上左右了半年以來全球風險偏好的起與落。而進入9月以來,全球風險偏好再度轉向,美國中期選舉所帶來的政策面變化和預期,以及8月份中美超出預期的PMI數據,為資金再度轉投風險資產找到了理由。
有分析人士將9月份國際金價連創(chuàng)歷史新高看作是避險情緒升溫、風險偏好下降的產物,對此筆者不敢茍同,畢竟衡量風險偏好最準確的指標標普500波動率指數(VIX)9月以來大幅下挫,而金價的上漲則更多地折射出了全球重啟量化寬松的背景下,紙幣信用風險的上升。
如果我們將長期以來VIX指數與恒生指數的走勢疊加,不難發(fā)現二者呈現出明顯的反向運行關系。應該說,美國中期選舉因素成為9月以來VIX指數向下、風險偏好升溫的最主要原因,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均從“退出”轉向二次刺激。
首先,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日相繼推出一系列財政刺激計劃,包括初始投資額為5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改造計劃,總額為2000億美元的企業(yè)投資稅收抵減,擴大鼓勵企業(yè)研發(fā)的10年1000億美元減稅計劃,為年收入在25萬美元以下的中產階級永久性減稅以及支持中小企業(yè)法案。雖然短期內這些措施對于美國經濟的刺激作用有限,但是,對于投資者而言,財政政策基調的轉變已經足以提振市場的風險偏好情緒。
其次,在貨幣政策方面,美聯儲最新的報告指出,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勢頭顯現,經濟二次衰退風險提升。美聯儲前期已經開始為重啟量化寬松預熱,而奧巴馬政府若想真正解決目前的樓市以及就業(yè)市場存在的問題,必然需要貨幣政策的大力配合。因此,預計美聯儲即將于下周召開的議息會議中,可能推出進一步的量化寬松措施。
近期另外一個激發(fā)港股走強的因素就是人民幣匯率持續(xù)大幅升值。在美元指數跌幅有限的情況下,美元對人民幣匯率連創(chuàng)匯改以來新低。而對于港股來說,港元資產向來被看作人民幣的替代資產,由于在香港市場國際資金可以自由進出,因此每次人民幣升值或者升值預期升溫時,港股的受益程度要顯著強于A股,此次也不例外。
經過了9月以來港股與A股的差異走勢,目前恒生AH溢價指數已經顯著降至歷史低點,這是否意味著該指數即將出現向上修正或者說港股跑贏A股的現象將出現逆轉?其實,AH溢價指數僅可看作A股與港股相對變化的結果,而其對未來走勢并不具備指導意義,決定港股獨立行情能否持續(xù)的因素還是風險偏好與人民幣升值兩大主線能否延續(xù),從目前情況看,至少在11月份中期選舉前我們仍可看好港股。 □香港智信社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安寧】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