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3日電 美國《僑報》13日刊出評論文章《陳水扁布下覆水難收的殘局》指出,在中美反對、“胡布會”蔑視和島內精英與民眾不滿的現實下,陳水扁必陷入覆水難收的殘局。陳水扁濫用臺灣民意和悲情意識后,島內民眾的同情心已經凝固,對喋喋不休“祥林嫂化”了的陳水扁只剩譏諷而少有同情,陳水扁明顯打錯了算盤。
如下是該文摘要:
10日,臺灣“倒扁紅衫軍”用30萬支蠟燭在臺北“總統(tǒng)府”前的凱達格蘭廣場排出一個碩大無比的“屁”字,以表達對陳水扁的不屑,包括“入聯公投”在內的所有議題都成了不雅之屁。場面煞是壯觀。
由于此前民進黨當局制造的“入聯公投”甚囂塵上,已引發(fā)北京和華盛頓聯合反制這種改變現狀的危險政治操作。據統(tǒng)計,自陳水扁操弄這一課題以來,白宮已表明立場20余次,尤其是取消陳水扁“過境”“外交”的禮遇和公開宣示“無論中華民國還是臺灣都不是主權國家”。
“胡布會”對臺舉重若輕
在剛剛過去的“胡布會”上,中美兩國元首的談話中并未出現民眾預想的嚴厲反制“入聯公投”的情景。有媒體認為,布什總統(tǒng)對此議題保持緘默,其實不然。據悉,布什在會談中已表明“持續(xù)關注”的立場。中美兩國在APEC峰會期間上將“入聯公投”輕描淡寫,實際是舉重若輕。如此一來,反而顯得“入聯公投”更陷危局。
臺北《中國時報》7日一針見血指出“胡布會后,臺灣的危機并沒有解除,民眾的焦慮恐怕只會更加沉重”。當地的《聯合報》則評論:“布什反常,恐怕正是一個最響亮的警訊!
確實,中美舉重若輕處理臺海問題,一是識破了內外交困處于執(zhí)政垃圾時間的陳水扁利用“入聯公投”炒作自己的政治伎倆,故而輕蔑以對,從而避免兩大國集體被扁“綁架”;二是兩國之前已達成共識,此番峰會只是確認和深化,沒有必要聲色嚴厲;三是凸顯臺海問題在中美利益格局中的地位趨于弱化,在中美利益攸關的緊密關系中,任何改變臺,F狀的當事人都將成為損害中美共同利益的“麻煩制造者”;四是意味著中美對陳水扁及其政策由失望到摒棄。
扁執(zhí)政以來,雖然態(tài)度猶疑秉承機會主義立場,但其核心仍是“獨”,“獨”即破壞現狀,觸及中美共同利益的底線。近兩年來,中美聯合反制“臺獨”的格局已成,美國并不掩飾稱陳水扁是“地雷”、“麻煩制造者”甚至痛罵,并通過“過境”羞辱和優(yōu)待馬英九的方式表達對“臺獨”的反感。
陳水扁布下難收殘局
“胡布會”輕視“入聯公投”讓陳水扁吃了一顆軟釘子,也使得島內的機會主義者陷入尷尬。民進黨08年“大選”候選人謝長廷甚至表示要和國民黨的“返聯公投”合并,反映民進黨內部因“公投”陷入了僵局。
即使是馬英九所謂的“以中國臺北返聯”也被美國一棍打死,兩黨操縱民意利用“公投”都是一場鬧劇。曾為國民黨員并任過民進黨政府“行政院長”的唐飛認為,國民黨和民進黨均應放棄“公投”,而切實回到關懷民生上來。在中美反對、“胡布會”蔑視和島內精英與民眾不滿的現實下,陳水扁必陷入覆水難收的殘局。
這一殘局讓人聯想到中國抗戰(zhàn)時期的汪偽政權。在汪精衛(wèi)死于日本名古屋后,繼任者陳公博自嘲“汪導演的戲已近散場,他只是收拾殘局而已”。陳水扁的“入聯公投”又何嘗不是在演“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戲?只是苦了謝長廷,不得不背負沉重的政治負擔,艱難地應付選戰(zhàn)。
在陳水扁濫用臺灣民意和悲情意識后,島內民眾的同情心已經凝固,對喋喋不休“祥林嫂化”了的陳水扁只剩譏諷而少有同情了。其實,陳水扁是想以此奠定歷史地位,為卸任后謀條后路,但明顯打錯了算盤。
中美雙贏必共斥“臺獨”
陳水扁操作的“入聯公投”之所以陷入更深危局,實際上源于他對中美及國際關系的誤判——一是他過于自信臺灣在中美關系中的棋子作用;二是他過于天真地濫用美臺所謂“同質民主”的意識形態(tài);三是他的政治個性品格嚴重違逆政治家屬性。
就第一點而言,兩岸關系雖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也攸關美國在亞太的戰(zhàn)略布局,但中美在臺海問題上有“三個聯合公報”的共識,更不希望陷入擦槍走火的危局,“維持現狀”是美方篤定的底線。陳水扁恰恰沖撞了這一底線,無限放大美對臺的防衛(wèi)責任,是有意將美國拉入與大陸對抗的僵局。
就第二點而言,意識形態(tài)操作源于冷戰(zhàn)遺存。當今國際關系尤其是大國關系依然是全方位的實力博弈和利益為本,中美間雖然存在意識形態(tài)分歧,但在日益緊密的經濟聯系,以及中美在聯合反恐、協(xié)商解決朝核、伊核、能源危機、貧困、氣候環(huán)境等國際問題上存在著巨大的利益交集。
更重要的是,中國主動融入全球化的積極態(tài)度使得中美間的意識形態(tài)沖突緩解。在本次“胡布會”上,雙方探討的問題十分廣泛,完全不拘泥于一個臺海議題。難怪臺媒體悲戚地評論,在臺灣內部卷起千堆雪的“入聯公投”,在“胡布會”里成了中國的內政議題,布什給了胡錦濤“保證”,而胡錦濤亦換得了奧運前的國際支持。(張敬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