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上臺灣電視受訪,不論是紀錄片或談話節(jié)目,媒體主持人總愛以“藹齡愛錢、慶齡愛國、美齡愛權(quán)”這十二字“箴言”去概括宋氏三姐妹。憑心而論,以我這個對研究宋美齡與兩蔣父子相當有興趣的作者而言,我聽到主持人這樣一刀切式的開場白提問法,是相當不開心、相當不以為然的。近年以來,尤其如是。
插播廣告時,我曾舉一個最淺顯的例子問這位主持人,地球上有哪一只螞蟻不喜歡吃糖?但是,螞蟻是不是光吃糖,不吃別的?那位主持人不明白我問話的重心,我明講,就我的觀察,一如凡人,宋家三姐妹對 “錢、國、權(quán)”是都愛的,不能三分法,說某某人愛哪一種東西。大權(quán)當前,誰不愛?大富當前,誰不喜?但是,國難當前,誰不憂?誰能不起而愛國、救國?宋美齡和兩個姐姐,都曾經(jīng)在戰(zhàn)地救死扶傷,能說藹齡和美齡不愛國嗎?因此,我說那句意圖概括宋氏三姐妹的順口溜,既不符合事實,更不公道。
我的態(tài)度很明顯,吾人實不宜將歷史人物狹窄化、簡單化,看待歷史人物,應(yīng)有全面且宏觀之視野。
人云亦云,積非成是,是近年臺灣社會最嚴重、最積重難返的一種怪象。真正用功、真正有血性的臺灣文人,最大苦惱可能是對這種眾口鑠金歪風的莫可奈何,對時人這種喜將 “眾罪歸于某人”的集體撻伐,也只有搖頭嘆息。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之下,有政治人物的太太跳出來,大拉拉地評價宋美齡,謂:“宋美齡不過是軍閥強人的老婆!有什么好紀念的?”但眾所周知,這位罵宋美齡的“夫人”卻是什么錢都貪,挨法院告了,明明可以動,卻以身體不佳拒上法院應(yīng)訊。既然當今的“夫人”起了頭批判過去的夫人,繼之而起,其他的政治人物,以及各種電視談話節(jié)目,凡是提到宋美齡,莫不逞其集體施暴之能事,天下之眾惡均歸焉,任何丑事可以掛的都掛在宋美齡的賬上了。
前些時我在臺灣聽到最好笑的一位 “專家”點評,是聲稱宋美齡于1944年、1945年之交,曾經(jīng)搭過軍機到臺灣上空“巡視”,目的是要看看臺灣有哪些地方可以作為轟炸重點,宋美齡回去之后,再指派美軍飛機來臺灣轟炸。我當場被這位“專家”的“宏言讜論”嚇得差一點昏過去。他是把宋美齡當成女神還是女妖?宋美齡有這個本事,在日本占領(lǐng)臺灣期間,親臨火線搭著飛機飛臨臺灣上空,選定轟炸目標嗎?這個說法的目的,似乎是要為二戰(zhàn)晚期臺灣受盟軍轟炸,找到一個具體而微的“始作俑者”,而宋美齡何德何能,竟然成了能在萬尺高空標定地面戰(zhàn)略與戰(zhàn)術(shù)轟炸目標的“戰(zhàn)神”。
臺灣“名嘴”在污名化宋美齡的同時,卻也將之神格化,神格化為具有千里眼般的鷹眼,能在萬尺高空看清臺灣地面該被炸毀的軍事目標。這是我在2007年親耳聽見最讓我哭笑不得的臺式笑話。
坦白說,若干不用功、愛胡謅的臺灣 “名嘴”,的確是近年臺灣的一大災(zāi)難。上節(jié)目時,我總不忘提醒朋友,請拿出第一手檔案材料當佐證,再對歷史人物作點評,這才是尊重歷史人物的起碼態(tài)度。
或許,臺灣年輕一輩的朋友,也并不完全受這些“名嘴”造謠生事的蠱惑,他們?nèi)杂凶约旱乃季S空間,仍有自己的獨立判斷力。例如最近有一部MV《尋找:下一個宋美齡》,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范例。
個人始終堅持主張,粗暴,不是對待歷史人物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yīng)該以求實的態(tài)度、細膩精致的手段,實事求是去探求歷史真相,尤其是在大眾傳媒的鎂光燈下,豈能為了吸引社會視聽、遂其某種私欲目的,而大放厥詞。多找第一手材料、多用全新而中道的看法,審視歷史、審視過往人物,方為正辦。(王豐 臺灣傳記作家 資深媒體人)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