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中國戰(zhàn)略與管理研究會會長、中共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率領大陸學者團抵達臺灣,將于明后兩天參加“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F年77歲的鄭必堅,是中國“和平崛起”理論的提出者,也是鄧小平1992年南方談話的整理執(zhí)筆人。鄭必堅等抵臺后首個行程是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圖為他來到院內兩岸合辦的“清世宗大展”現場。 中新社發(fā) 黃少華 攝
中新社臺北十一月十二日電 (記者 李佳佳 黃少華)中共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十二日上午在臺北出席“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時指出,兩岸長期以來不同的發(fā)展道路出現全新的交集,面臨著匯聚到實現民族振興的共同大道上來的重要契機,從這個意義上說,今天的兩岸關系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鄭必堅分別就“兩岸關系從何而來”、“對六十年來的兩岸關系怎么看”以及“今后的兩岸關系向何處去”三個方面進行了回顧與前瞻。
他表示,從世界范圍來看,兩岸關系的由來與其后復雜深刻的發(fā)展,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隨之而起的東西方冷戰(zhàn)密切相關。直到今天,臺灣還是沒有真正擺脫對舊格局的依附,冷戰(zhàn)思維依然像揮之不去的陰影影響著臺海形勢。
他指出,六十年來,兩岸走過了不同的發(fā)展道路。就大陸來說,這是歷經艱辛探索而開創(chuàng)出一條全新發(fā)展道路的六十年;而臺灣同胞通過辛勤努力,也創(chuàng)造了躋身于“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跡,值得所有中華兒女驕傲。
但他同時也指出,臺灣社會面對歷史大變局的整體轉型尚未完成。尤其是近二十年來,島內“臺獨”與反“臺獨”這兩種思想、力量和道路選擇的激烈沖撞,對臺灣的社會意識、政治局勢和經濟發(fā)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一較量至今沒有完全結束。
鄭必堅認為,臺灣的主流民意是否定“臺獨”和期待兩岸關系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的,“臺獨”的沒落與衰敗也是必然的。
他表示,自一八九五年以來的一百一十五年間,兩岸同胞真正有密切往來的不到二十五年。近百年來兩岸間歷史造成的恩怨與隔閡,使臺灣社會形成某種“悲情意識”或特殊的“臺灣意識”,一些臺灣同胞對大陸缺乏了解、存在誤解,或者懷有復雜感情甚至抱有一些敵意,這些都必須以包容的心態(tài)加以面對并要以最大的耐心予以化解。
他認為,“臺獨”路線要堅決反對,但臺灣人民愛土愛鄉(xiāng)和要求當家作主的臺灣意識,絕不等于“臺獨”意識。兩岸關系中歷史造成的隔閡,是完全可以也能夠在兩岸同胞共同開辟兩岸關系前進道路的進程中得到消彌的。只要不斷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就能夠逐步增進兩岸同胞之間的了解,融洽彼此的感情,擴大雙方的共同利益,從而形成對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道路的自覺把握和共同開拓。
鄭必堅最后強調,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與發(fā)展和現代化,是真正代表中華民族的兩大歷史性追求,投身并致力于這兩大追求的,才是真正有力量的和有前途的。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不僅符合海峽兩岸中國人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亞太地區(qū)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繁榮。(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