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的血脈,是兩岸同胞無障礙溝通的基因密碼。一條臺灣海峽與60年的時光,都阻隔不了彼此的心有靈犀。
兩岸文化交流
穿越時空的使者
情感紐帶
民族共享的記憶
5月15日,北京孔廟。
60位身著古代學生服的學童,齊聲誦讀《弟子規(guī)》;大陸絲竹名家塤琴合奏《幽蘭操》。朗朗童聲,悠悠古樂,回蕩在古樹參天、屋宇儼然的孔廟。
這是“兩岸漢字藝術節(jié)”新聞發(fā)布會,主辦者的安排,既是向文化宗師孔子遙致敬意,也是作為后世子孫對先祖先賢莊嚴慰告。
“去年到臺北,看見到處是‘漢字藝術節(jié)’的旗子。”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許嘉璐說,“我就想,何時兩岸可以共同舉辦這個藝術節(jié)。沒想到,一年時間就實現(xiàn)了。這是臺海和平發(fā)展、兩岸走向互信的證明!
就在兩岸學者暢談漢字藝術的時候,臺中縣大甲鎮(zhèn)瀾宮,正在舉辦“全球媽祖文化攝影大賽作品展”,取自兩岸媽祖文化交流重大事件的300多幅圖片,將在這里展出一個月。
媽祖是中國影響最大的航海保護神,在臺灣擁有上千萬信眾。圖片看來風平浪靜,20多年前的真實故事卻是波濤洶涌——1987年,臺灣宜蘭南方澳港,軍警在一艘漁船中查扣了來自大陸的5尊媽祖神像。按照規(guī)定,走私貨品一律焚毀。漁民們四處陳情,終于令當局網開一面,將神像奉祀南天宮。
1989年,南天宮決定護送5尊媽祖神像回娘家——大陸湄洲祖廟。因臺灣當局不允許直航大陸,南天宮以媽祖海上環(huán)島弘法的名義,悄悄赴大陸“謁祖刈香”。
是年農歷四月初一,一支19艘插滿黃色旌旗的船隊,載著5尊媽祖神像浩浩蕩蕩啟程。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船隊跨越臺灣海峽,直抵莆田。大陸為沒有證件的臺灣漁民特事特辦,讓這支數(shù)百人的“謁祖刈香”隊順利抵達湄洲島。
四月初六,載著百余座湄洲媽祖分身神像的船隊歡歡喜喜返回臺灣。雖然,船員被處兩個月到四個月不等的徒刑,卻在全島引起轟動,南天宮從此香火鼎盛。
1997年1月,湄洲媽祖金身首度跨海赴臺,100天時間里,受到臺灣1000多萬人次的頂禮膜拜,成為海峽兩岸間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民俗交流活動。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曾說,“文化,是一個民族共同分享的記憶和感情!眿D孺皆知的孔子、草根信奉的媽祖,對這些記憶和感情而言,時間與空間都不是距離。
心靈對話
溝通兩岸的橋梁
今年5月初,杭州西子湖畔,大陸熔銅藝術家朱炳仁與臺灣雕塑家楊奉琛作品聯(lián)展“兩岸兩人藝術展”在此開幕。無獨有偶,5月下旬,北京前門,一場名為“山外山中”的畫展即將開展。主辦者特別挑選了大陸藝術家徐龍森和臺灣藝術家鄭在東,作為中國當代藝術新方向的個案研究。
分隔60年,中華文化在海峽兩岸各自抽枝綻放。猶如多年未見的兄弟,兩岸文化的對話,生動有趣、耐人尋味。2009年,景德鎮(zhèn)瓷器精品曾跨越海峽,與臺灣瓷器精品聯(lián)合展出。這個小型展覽令人大開眼界,景德鎮(zhèn)作品瓷質細膩,書畫功底深厚;臺灣作品造型別致,創(chuàng)意妙趣橫生,中國陶瓷工藝在兩岸各顯妖嬈。
兩岸文化交流,不僅是藝術的切磋。藝術家朱炳仁2003年就考慮要為兩岸關系的發(fā)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經過思索,他想到兩岸之間最缺乏的是溝通與交流。由此,他設計了一座銅橋,取名“同源橋”。
一側刻著臺灣中臺禪寺惟覺長老題寫的“金橋莊嚴通兩岸”,一側刻著大陸靈隱寺已故木魚長老的“燕子將歸認主人”,這座“同源橋”2007年歲末由靈隱禪寺贈送中臺禪寺,落戶日月潭。
以同根同源的文化溝通兩岸,是兩岸很多有心人的所思所行。5月底,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籌辦的“成都大廟會”,將在臺北拉開帷幕。向臺灣民眾介紹大陸的人文風情,基金會已經做了20多年。1987年,基金會第一筆贊助的是凌峰拍攝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當時,臺灣尚未解嚴,贊助一部介紹大陸風土人情的紀錄片可能會遭到財產充公乃至坐牢的重罰。
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介紹,《八千里路云和月》直到1989年才在臺灣公開放映。老一輩外省人從片中看到了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臺灣土生土長的新一代則看到了課本上念過的山川河流。
基金會從此成為兩岸文化交流中最勤奮的使者,陳春霖說,“我們有很強的使命感,希望搭建一個兩岸文化交流的平臺或橋梁,促進兩岸文化界、學術界、青少年交流,促動兩岸在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上攜手合作。”
在兩岸有心人的推動下,從去年開始,兩岸故宮互訪了。當兩岸故宮互贈禮品時,雙方突然發(fā)現(xiàn),彼此不約而同選擇了《清明上河圖》的復制品。不同的是,北京故宮采用的是張擇端的版本,臺北故宮選用的是清乾隆時期院體畫的版本。臺北故宮副院長馮明珠當時笑道:“《清明上河圖》里橋多,我們需要橋來溝通嘛!
追蹤起來,是共同的文化基因,讓兩岸交流時心有靈犀。也是這份天然默契,讓日月潭上的銅橋、《清明上河圖》中的木橋,跨越了200多公里的臺灣海峽,穿越了60年的歲月風塵。
精神共鳴
民族復興的祈盼
2009年11月,包括演出、展覽等多種形式的“守望精神家園——第一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在臺灣熱鬧了近一個月。
蒙古族的長調、呼麥,苗族的蘆笙舞,陜西的華陰老腔等,5場專場演出匯集大陸經典,有的觀眾看得熱淚盈眶。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是主辦者之一,陳春霖說,“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臺灣叫做“無形文化資產”。這場活動下來,讓臺灣熟悉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名詞,也了解到近年大陸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做的努力。
中華文化是兩岸中華兒女承繼的共同遺產,它的發(fā)揚光大是兩岸同胞肩負的共同責任。2009年10月,媽祖信俗、泉州南音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兩岸民眾歡欣鼓舞的同時,如何保護和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更成為兩岸文化交流中的熱門話題。
由臺灣著名作家白先勇改編、蘇州昆劇院演出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幾年來,相繼在大陸、港澳臺和美國、英國等地演了180余場。這個成功案例,讓人們看到了古老昆曲煥發(fā)青春的希望,更看到了兩岸攜手合作傳揚中華文化的巨大潛力。
“臺灣的小學還有書法課嗎?”5月15日,在京召開的首屆“兩岸漢字藝術節(jié)”座談會上,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關切地問臺灣嘉賓。
同樣帶著對古老漢字源遠流長的自豪,同樣懷有對電腦時代沖擊漢字的憂慮,語言學家、書法大師、出版人、作詞人等聚集在一起,探討漢字藝術的未來。兩岸專家學者有一個共識——漢字藝術的興亡,關鍵在兩岸的年輕一代。
坐在白發(fā)學者中,臺灣詞作家方文山年輕而另類。他說:“我建議,用通俗文化的優(yōu)勢和普及性去包裝、行銷漢字藝術。”
古老的中華文化,必然要汲取現(xiàn)代思想及科技的營養(yǎng)。“2010年海峽兩岸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展”4月底在臺北登場。由榮寶齋、老舍茶館、中華書局等組成的大陸代表團收獲頗豐。
5月14日,62家文化創(chuàng)業(yè)者組成的臺灣代表團參加了在深圳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國際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這是臺灣第二次組團設館參加文博會。去年文博會上,臺灣文創(chuàng)精品不但擴大了在大陸的知名度,還創(chuàng)造了1000萬美元的商機。
“臺灣小朋友也看喜羊羊!标惔毫卣f,相同的語言、文字,讓兩岸在文創(chuàng)產業(yè)更有合作條件和機會!芭_灣發(fā)揮創(chuàng)意優(yōu)勢,大陸發(fā)揮市場和資金優(yōu)勢,兩岸可以聯(lián)手打造一個與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比肩的,屬于華人的‘華萊塢’,把中華文化、東方美學,推介給全世界!
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曾說:“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孕育著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眱砂兜奈幕涣髋c合作,已遠遠超越文化的范疇,承載著中華民族復興的希望。今天,當兩岸學者專家坐而論道的時候,文化交流的華章剛剛破題,未來正在兩岸人民期待與努力中迤邐展開。
參與互動(0) | 【編輯:朱鵬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