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4月28日電 臺灣政治大學前校長鄭瑞城將在5月20日后出任臺當局“教育部長”。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鄭瑞城當政大校長后致力推動人文藝術,畢業(yè)典禮不找大官致詞;他常面帶笑容,行事低調(diào),當“教育部長”應會比杜正勝穩(wěn)重,但缺點是對中小學教育較不熟,需要多下苦功。
“若沒有理想和夢想,不可能辦好教育。”這是鄭瑞城接任政大校長時的名言,充分凸顯其理想色彩。據(jù)悉,臺灣島內(nèi)戒嚴時期,他擔任學生報紙指導老師,課外活動組審稿很嚴,他常為此阻止校方,認為“學生有犯錯的權利,稿子我看過就沒問題,學校不用再審。”
他做事也常不按牌理,他當政大新聞系主任時,有次主持推甄面試,問一個小區(qū)高中生對他的第一印象,學生直說剛在教室外看到他滿頭白發(fā),還以為他是工友,表現(xiàn)很真誠,最后錄取。
鄭瑞城當了兩任政大校長,行事低調(diào),不和政治掛勾。他主持第一屆畢業(yè)典禮,打破習俗,不邀大官致詞,改邀熟識的新聞系校友當貴賓。
但鄭瑞城校長任內(nèi),曾在校務會議提案修改校歌、;眨鹄闲S逊磸棧粴w為偏民進黨的學者;但他也曾為了爭取大學經(jīng)費,并為了政大在大學論文評鑒落居四十幾名的不公平待遇,和臺“教育部”據(jù)理力爭。
據(jù)報道,一向自己開車、不帶手機的鄭瑞城,向有“名士派”作風,卸下政大校長職位前,說了句頗有哲學意味的話,“做你不想做的事,你就自由了。”他解讀是,只要克服偏好,把視野、度量拉大,逼自己去做、去欣賞應該要做、但本來不喜歡做的事,心就開了,人也就自由了。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