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4月28日電《澳門日報》4月28日發(fā)表社論《舉報人蹊蹺死呼喚舉報法出臺》說,無論是反腐倡廉、打擊犯罪,還是從消除舉報人顧慮的角度,保護舉報人的切身利益尤顯迫切和必要。且應在舉報人舉報之初,就予以評估舉報風險等級,及時啟動舉報人保護程序。倘若舉報人的人身安全沒有保障,今后還有誰敢冒險舉報、揭露腐敗官員?
文章摘錄如下:
因檢舉安徽阜陽市潁泉區(qū)大興土木、揮霍財政,興建豪華辦公樓“白宮”,舉報人李國福被檢察院帶走,隨后被拘留、逮捕,最后在安徽省第一監(jiān)獄醫(yī)院蹊蹺死亡。
對于舉報人,當?shù)厮痉C關不僅未對李國福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還在其舉報期間將其拘留和逮捕,直到其在約見律師前幾小時蹊蹺地死于監(jiān)獄醫(yī)院。更有甚者,其家屬還遭到相關部門的威脅、恐嚇和調查。
舉報貪官,是民眾對腐敗現(xiàn)象不滿的直接表現(xiàn)。但卻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在官官相護成為“常態(tài)”時,舉步維艱;而在不受約束的權力和不受控制的黑勢力面前,民眾的呼聲和吶喊,更顯得蒼白無力和孤獨無助。
近年來,舉報人遭迫害事件層出不窮:遼寧省鞍山市國稅局公務員李文娟被勞動教養(yǎng)、安徽省鳳臺縣農(nóng)民花錦平險遭砍殺、河南省舞鋼市八臺鎮(zhèn)黨委副書記兼常務副鎮(zhèn)長呂凈一被判刑一年并險被砍死、四川省武勝縣工商局黨組書記龔遠明被砍斷腳筋等。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數(shù)據(jù)顯示,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全國每年發(fā)生的對證人、舉報人報復致殘、致死案件已由每年不足五百件上升至目前的每年一千二百多件。
即使是貪官被推倒,其在當?shù)氐挠绊懥ξ幢鼐痛肆⒓聪e報人遭其同伙或利益共同體報復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無論是反腐倡廉、打擊犯罪,還是從消除舉報人顧慮的角度,保護舉報人的切身利益尤顯迫切和必要。且應在舉報人舉報之初,就予以評估舉報風險等級,及時啟動舉報人保護程序。倘若舉報人的人身安全沒有保障,今后還有誰敢冒險舉報、揭露腐敗官員?
因此,舉報人保護立法已成為非常現(xiàn)實的問題。雖然憲法中明確了公民有舉報的權利,但至目前,除《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第三款作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的原則性規(guī)定及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的政策性規(guī)定外,仍缺乏一套系統(tǒng)的關于舉報人和證人保護的法律制度。包括法律并未明確規(guī)定究竟由哪個機關或部門負責保護舉報人,也無相應的人員和經(jīng)費配備。
同時,《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條雖規(guī)定有報復陷害罪,但類似案件在司法實踐中鮮有啟動和操作。原因在于《刑法》僅規(guī)定有關的刑種和刑期,但卻未解釋何為報復陷害,罪狀過于簡單。而對該法規(guī)的司法解釋又超越法律本身,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者才追究刑事責任,還增加了立案標準。
目前在美、英、德及新加坡等國不僅單獨制定了將舉報人包括證人之內的《證人保護法》,還設立專門的證人保護機構進行“特殊保護”。其中美國于一九九七年修訂的美國法典規(guī)定的保護措施有:為其設計匿名的身份,幫助其在一個不會被認出的新的城市生活。德國的舉報人、證人在被詢問時可拒絕透露住址、工作單位等相關的身份信息,還可要求用屏風或面具遮擋自己,或坐在由單向玻璃制成的作證室內。而在確信受威脅時,可在排除被告及其律師及第三人在場的法庭上作證;還可要求在法庭外審理,利用采取視頻和音頻傳送,包括變聲、變像處理等特殊方法作證。
早在二○○一年,全國人大就已開始研究論證修改《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其中涉及建立證人及其舉報人保護制度;在二○○六年的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童海保曾提出建議立法出臺《證人保護法》,保護舉報人包括證人的議案。然而,相關保護的法律制度一直未見出臺,而舉報人遭受打擊報復的惡性事件卻在接連發(fā)生。
欣喜的是,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透露,已向全國人大提出制定《舉報法》的立法建議?梢灶A見,在舉報保護的法律制度的建立、保護措施的落實到位,必將有更多的公民勇敢地站出來與腐敗和濫權斗爭。人們期待立法機關能盡快將其列入立法規(guī)劃,使舉報人在法律上獲得強有力的保護。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