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讓觀眾對文物產(chǎn)生親近感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電 題: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讓觀眾對文物產(chǎn)生親近感
作者 劉洋
“不肯作神仙——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正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展出。展覽不僅展出數(shù)十幅齊白石的畫作,還利用AI技術將齊白石生活的北京胡同文化“搬”到了展廳里。
“觀眾的體驗感尤為重要。博物館不僅是通識教育的場地,更是讓觀展者體驗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迸f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杰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采訪時說。
許杰表示,數(shù)字技術正在重塑博物館的敘事方式,促進了觀眾與文物和博物館之間的互動,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并且數(shù)字技術在陳列上的應用提供了更多信息,是傳統(tǒng)展板無法做到的。以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小臣艅犀尊為例,數(shù)字化展陳不僅可以讓觀眾了解青銅器的鑄造技術,還可以推動觀眾關注生態(tài)保護。

許杰于2008年就任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成為美國大型博物館首位華人館長。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畢業(yè)后,他曾在美國多家博物館就職,積累了豐富的文博經(jīng)驗。他認為,辦展覽要找出一種敘事的角度,將來自遙遠國家的文化與觀眾的日常生活貫通起來,使觀眾感到親切的同時又抱有探索的欲望。面對不同族裔觀眾,辦展要找到文物與觀眾日常生活的關聯(lián)。
許杰為此做了多種嘗試。比如美國盛行橄欖球運動,他在籌備“千古遺珍——中國四川省出土文物展”時,特地挑選與西雅圖海鷹隊隊標相似的青銅大鳥頭在突出位置展出,拉近美國民眾與古蜀文化的距離。展覽在當?shù)匾疝Z動,觀眾們提出各種有趣的問題,也有觀眾將大鳥頭比作“跨越時空來相會的遠古親戚”。
許杰同樣注重展覽的互動性。2013年,他和團隊策劃了一場兵馬俑尋蹤記。他們請來演員扮作兵馬俑在街上游走,并在官網(wǎng)發(fā)布“尋找掉隊的兵馬俑”信息。舊金山市民們紛紛在官網(wǎng)上傳與兵馬俑的合照。這一創(chuàng)意獲得了美國博物館協(xié)會的市場推廣獎。
許杰說,盡管眾多西方藝術作品吸納了中國藝術元素,但因中國藝術在美國主流教育體系中處于邊緣地位,大眾往往忽視了中國藝術的重要性。因此,從國際視角展現(xiàn)中國藝術對全球文化發(fā)展的貢獻顯得尤為重要。
許杰表示,博物館的使命是通過文化交流與敘事讓各群體與文化受到平等的注視與對待,雖然距離實現(xiàn)這一愿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仍然要努力嘗試。(完)

華人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1日 13:59:51
- 2025年04月09日 10:27:26
- 2025年03月22日 17:02:50
- 2025年03月21日 11:17:35
- 2025年03月20日 13: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