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破冰行動守護春運 呂梁山打冰青年軍為鐵路隧道“拔牙除刺”
中新網(wǎng)太原1月14日電 (任麗娜)14日,2025年春運正式開啟。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太原南工務(wù)段“呂梁山青年打冰隊”,破冰行動,守護春運,一直為隧道“拔牙除刺”,保障萬千旅客的乘車安全。

當下數(shù)九寒冬,山西省氣象臺連續(xù)下發(fā)了寒潮藍色預(yù)警通知,尤其是太中線呂梁地區(qū),氣溫更是降至零下18攝氏度,隨著氣溫的驟降,給戶外線路設(shè)備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呂梁山隧道里開始長出不少奇形怪狀的結(jié)冰體,給鐵路行車帶來不小安全隱患。
鐵路隧道壁上“長牙帶刺”
太中線是一條動貨混跑的快速鐵路通道,更是呂梁老區(qū)人民,走出大山的首選交通要道,2023年再次擴大了候車室面積。
太中線有條全長20.7公里的呂梁山隧道,長度在亞洲排名第三,海拔高度為1330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隧道壁有不影響安全的滲漏水情況,受氣溫和列車進隧道冷空氣影響,造成隧道上行k1088+000-k1090+600處,有15余處結(jié)冰處所,連續(xù)3天,結(jié)冰就會生長成“精”,奇形怪狀,有的高掛在隧道頂,像粗壯的猛犸象牙,有的從隧道接縫處長出來,猶如凝固的噴泉瀑布,從上而下噴涌而下;有的像一棵冰雕的藤蔓大樹,從隧道側(cè)壁縫里硬擠出來,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青年打冰隊長蔣文韜說:“別看它們長得挺有特點,如不及時清理,這些長牙帶刺的冰溜子,就會給隧道添麻煩,影響正常行車。”
打冰隊的“冰火兩重天”
為及時“拔牙除刺”,呂梁橋隧車間專門成立了“呂梁山青年打冰隊”,由10余名青工組成,最大年齡28歲,最小22歲,呂梁路橋養(yǎng)修工區(qū)工長蔣文韜擔任隊長,隊員多數(shù)來自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的院校畢業(yè)生,身穿棉工裝,戴著棉帽、頭燈,青澀面孔,尚未褪去,戴上防護鏡,更顯文質(zhì)彬彬,經(jīng)過專業(yè)的打冰訓(xùn)練,個個練就了過硬的本領(lǐng),方可入隧除冰。
別小看隧道“拔牙除刺”的工作,這是一項技術(shù)專業(yè)性很強的任務(wù),更是個吃苦的“活計”。每次打冰工作,必須經(jīng)歷“冰火兩重天”的考驗,隧道戶外溫度零下十幾度,寒風凜冽,割面刺骨,哈氣瞬間結(jié)成白霜,凍得瑟瑟發(fā)抖;而隧道內(nèi)作業(yè),卻是熱火朝天,結(jié)冰點多而大,隧道壁布滿電纜線,除冰過程中,不能對電纜表皮有損傷,一旦漏電,后果不堪設(shè)想。

打冰難度大,時間久,不僅考驗技術(shù),更考驗體力,還考驗?zāi)土?,緊緊張張的90分鐘“天窗點”,個個爭分奪秒,分工明確,不大會功夫,帽檐下流淌出汗水,滿臉通紅,大口喘著粗氣,剛打完冰,就要趕快返程,規(guī)定時間內(nèi),必須撤離線路,剛走出隧道洞口,鐵路打冰人全身蒸騰熱氣,猶如剛從桑拿房一般。
隧道里“拔牙除刺”
“天窗點”下達后,青工打冰隊分工明確,手拿人字梯、除冰鏟等,肩扛著30多公斤重的融冰劑,在漆黑的隧道中急行兩公里多路程,氣喘吁吁地才能到達結(jié)冰地點,馬上開始除冰。
青工打冰隊員兩人一組,密切合作,熟能生巧,10斤重、5米高的笨重除冰鏟,在他們手里輕松自如,猶如孫悟空的金箍棒,收放自如;冰花四濺,打在他們安全帽上當當響,稍不注意,就會劃傷打冰青年軍稚嫩的臉龐,手上更是磨出厚重老繭。
在短短160分鐘的“天窗點”時間,青工打冰隊員緊緊張張,把大塊冰結(jié)冰體抬出線路外,在避車洞里,打成冰碎末,再撒上防凍鹽,方才離開。為減去職工勞動強度,段上已對175處滲水處所,進行了注膠封閉和鑿槽引流,避免結(jié)冰。

整個寒冬,即便到了萬家團圓的春節(jié),呂梁山打冰青年軍也將一直守護著隧道,為隧道“拔牙除刺”,用心呵護萬千旅客的回家路。(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30日 14:08:58
- 2025年01月30日 14:04:52
- 2025年01月30日 14:03:11
- 2025年01月30日 13:54:46
- 2025年01月30日 13:35:15